2022年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美国在货币收紧背景下可能导致滞胀问题,纳斯达克可能面临风险,而A股在货币宽松与后疫情时代预期下,成长与消费将可能成为资本市场首选,建议关注成长板块的芯片、智能制造、新能源以及PPI向CPI传导过程中的消费概念。
2021年回顾:通胀超预期上行,商品大牛市
我们在2020年底的年终展望《顺势而为》中,准确预测了2021年PPI回升,疫苗接种后消费与工业经济的复苏,将带动商品需求复苏,原油、铜及商品趋势牛市。在货币宽松、疫苗接种推进、商品库存去化背景下,这一预期是最明显的,所以做多商品是经济过热环境下最好的策略。
此外,我们看好全球经济复苏逻辑下,股强于债,A股区间在3600~3800点,人民币汇率回到6.2~6.3,结果基本是正确的。看多A股主要逻辑包括:1)中国CPI可控、PPI复苏,经济尚未到过热,同时人民币不存在贬值预期;经济在疫情后维持复苏趋势、金融债务风险相对可控(国有与民营企业杠杆率在房地产“三道红线”背景下维持下行);美联储货币宽松背景下,中国央行不会太快收紧货币,中国企业将维持资产负债表扩张,流动性将支持A股走强;2)PPI在M1同比回升预期下走强,工业企业利润维持恢复趋势,利多A股走强;3)销售回升,中国维持产成品存货上升周期;4)拜登上台后,短期内中美关系出现缓和预期,股市整体风险偏好抬升;5)疫情后全球经济的周期复苏。
基本上我们对商品与A股的判断都是正确的,但也有几个判断超出了我们预期。
其中一点,我们预期2021年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维持上行,预期震荡回升至3.6%~3.8%,但实际国债收益率一路下行到2.8%~2.9%。2020年底判断国债收益率上行逻辑包括:1)经济逐渐复苏,央行逐渐退出货币宽松,流动性收紧,短端利率(7天逆回购、DR007)上行;2)2021年经济复苏主旋律下,叠加资管新规到期表外回表内,预期2021年信贷不会很快收紧,社融存量同比增速有望维持在13%~14%,社融M2利差维持走阔;3)2021年中国企业经营状况与名义经济增速持续恢复,工业企业利润维持复苏增长,推动国债长短端利差持续走高。
但事实并未按我们预期发展:1)2021年中国社融并没有扩张,一路下行到同比增速10%,远低于预期;2)央行也并未发出收紧货币流动性的信号,7月甚至出现了全面降准,大超市场预期,10年期国债收益率瞬间跌破3%。虽然10年期国债收益率只有5月份和9月份因为PPI上行而短期回升,但终究因为中国经济下行、货币宽松趋势,从3.3%左右一路下跌到2.8%~2.9%。
另外一项超预期的是10月能源危机,引发天然气、煤炭价格超预期上涨。我们预期商品可能在2021年下半年高位回落,原因包括中美货币开始收紧、欧美耐用品需求高位回落、经济从过热进入滞胀和萧条,但实际商品上涨超出预期:1)中国出口异常强劲,并没有因为美国耐用品消费回落而回落,导致中国用电量超预期;2)在“双碳”政策和中欧水电风电供应下降背景下,中国出现“煤荒”、欧洲出现“气荒”,中国PPI超预期,美国CPI超预期,中国发改委强力干预煤炭价格;3)美国劳动力供应短缺问题,“用工荒”持续存在。
2022年政策展望:中美货币政策分化
2022年全球经济将进入后疫情时代,中美两国货币政策差异、贸易摩擦以及消费需求复苏将成为交易主题。具体来讲:
第一,美联储可能加快Taper节奏,最早在2022年6月加息。美国10月CPI高达6.2%,创30年来新高,在11月底参议院听证会上,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改变了对通货膨胀的描述,表示“是时候放弃‘暂时’这个词了”,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在2022年上半年加快Taper,同时最早于2022年6月加息。
第二,“重建美好法案”将成为拜登2022年政策努力重点之一。这一1.75万亿~2万亿美元的法案如果通过,将可能使得美国税收增加与政府支持增加,引发进一步通胀风险。一个事实是,美国目前“用工荒”与供应链问题导致生产不足,进一步财政刺激可能导致大政府背景下,支出增加、效率下降、通胀高位。
第三,治理通胀将成为2022年拜登的一项重任。美国正面临着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最大的通胀问题,更多的市场参与者认为,美国可能进入上世纪70年代的高通胀时期,尽管拜登通过原油抛储、码头7×24小时工作来降低这一风险,但地缘冲突、疫情下原油为代表的能源生产不足可能导致2022年通胀持续维持高位,这将给拜登连任带来挑战。
第四,中美贸易关系可能阶段缓和,来缓解美国内部通胀问题。2022年底美国中期选举,民主党可能失去参众两院,拜登可能成为“跛脚鸭”,在此前,拜登可能加快缓和与中国的贸易摩擦,以缓解国内通胀压力问题。自拜登上任来,我们认为拜登政府将采取“竞争合作”的方式来处理中美关系,希望能够在控制冲突的背景下,与中国展开合作。
第五,中国货币政策可能边际宽松,社融增速有望回到11%~12%。中国自2020年11月以来,社融增速持续下行,尤其在2021年房地产行业持续政策收紧的背景下,即便2021年7月全面降准都没有改变社融下行趋势。预期2022年房地产政策将在各项政策约束下,有条件地放宽融资以及居民信贷,以满足合理需求以及保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