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苏州盛产专精特新 上市"小巨人"雄踞地市第一
时间:2021-12-22 00:00:00来自:证券时报网字号:T  T

苏州,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着近2500年历史,是吴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这个素有“人间天堂”美誉的文化古城,同时也是盛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科技城。

12月21日,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创新中心正式投入使用。这家位于华为苏州研究所的创新中心,将主要向车企客户与合作伙伴开放,进行联合开发、测试、验证和成果展示,共同推进智能汽车联合创新。

华为苏州研究所是华为在华东区域的四大研发基地之一。苏州市政府将与华为在推动苏州企业“走出去”等十个方面开展合作。这也为苏州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新的利好。

工信部今年7月公布的第三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苏州共有24家企业入围。苏州市工信局数据显示,目前,苏州已累计拥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9家,江苏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47家,均位列江苏全省第一。此外,苏州以18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市数量位列全国第四,与第三名的北京仅差1家,位列地级市第一。

一个面积只有江苏8%的地级市,何以在江苏各城市中集聚最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近日,证券时报记者实地走访苏州拥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最多的区域——苏州工业园区,探寻其中答案。

在苏州萌芽扎根

初冬的文化古城苏州,已有丝丝寒意,但在苏州工业园区,专精特新“小巨人”的热度却在持续升温。

在苏州新锐合金工具股份有限公司,一款圆形齿状部件吸引了证券时报记者目光。这款具备“攻坚啃硬”能力的产品,被称为“工业牙齿”,安装在钻头上,可以凿到地下几十米至几万米,是矿山爆破的必需品。

2005年,已是江钻股份副总裁的吴何洪率领团队,来到苏州工业园区,开启创业之路,创立了新锐股份。在矿用钻头领域深耕16年后,新锐股份目前已是该领域国内当之无愧的龙头企业。

新锐股份科技管理办公室知识管理经理何雨薇向记者介绍,公司专注于硬质合金以及凿岩工具制造两个领域,属于上下游产业链,其中,矿用密封牙轮钻头关键技术为世界首创,显著提升了牙轮钻头的使用寿命,因此,新锐股份进入必和必拓等全球四大铁矿石生产企业、全球最大的铜生产商智利国家铜业公司以及全球最大的黄金生产商巴里克黄金等矿业巨头的供应链体系。

“目前公司矿用牙轮钻头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位居第一,达50%以上,在澳洲、美国的市场占有率排名前三。”何雨薇说。

在硬质合金领域,新锐股份凭借着矿用、切削及耐磨等应用领域的硬质合金核心技术,2020年获评江苏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1年获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目前,公司计划进一步丰富产品种类,发掘新的盈利增长点。”何雨薇向记者透露。

如果说新锐股份靠的是“攻坚啃硬”能力获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苏州工业园区的另一家企业——苏州德龙激光股份有限公司,靠的则是“绣花功夫”。

一块4寸的晶元,可以切几万颗芯片,但只要切坏了一点点,晶元就报废了,因此对设备的要求极高。同在2005年成立的德龙激光,致力于研发、生产和销售各类高端工业应用激光设备,可以切割到微米量级,比头发丝还要细。

目前,德龙激光已成长为业内知名的激光加工设备及激光器制造商,在半导体、显示面板、精密电子等行业,逐步实现国产设备的进口替代。2021年,德龙激光获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新锐股份和德龙激光是苏州工业园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缩影。苏州工业园区经济发展委员会企业服务处副主任科员傅海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第三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园区6家企业入围,占苏州的25%。截至目前,苏州工业园区共有10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位列苏州各区域第一。

不仅苏州工业园区,苏州其他区域同样集聚着众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吴江9家、张家港8家、昆山7家、苏州高新区4家……近年来,一批又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苏州萌芽扎根、成长壮大。

苏州市工信局数据显示,目前,苏州已累计拥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9家,江苏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47家,均位列江苏全省第一。

何以群聚苏州?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指专注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的排头兵中小企业。

“文化古城”苏州,何以盛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业内人士看来,较早着手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是答案之一。

2012年,国务院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中首次提出“专精特新”概念,即“鼓励小型微型企业走‘专精特新’和大企业协作配套发展的道路,加快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2012年和2013年,江苏和苏州即分别出台相关政策,引导中小企业朝专精特新方向发展。2015年,苏州在江苏率先建立了“专精特新企业导向指标评价体系”,确定五大类二十二条指标体系,实施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培育工程,每年滚动入库培育企业1500余家。

记者了解到,苏州多个区域已出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