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全球主要央行发布议息决议,特别是英国央行抢先加息,相比美联储明显超出市场预期。从当前节奏来看,英格兰银行>美联储>欧央行,通胀率更高的英、美收紧货币政策的节奏更快,欧、日则更倾向于维持宽松。对于中国,由于具备防疫措施、工业生产和金融市场稳定性等优势,贸易顺差和国际资本流入相对较高,因此即便在美元指数短期走强的背景下,人民币汇率仍然维持强势,实现货币政策“以我为主”的客观条件较好。
在本轮美联储政策收紧周期中,新兴经济体、商品出口国等的经济基本面均相对强劲,甚至有较多的新兴经济体已经率先进入加息周期,预计此轮美联储收紧所造成的冲击明显小于2013年、2015年。截止目前,商品价格和代表流动性的美债收益率受美联储收紧的影响都有限。部分外债较高或基本面较差的新兴经济体如土耳其出现问题,主要是个体因素所致。
在全球疫情不断反复的情况下,中国工业生产和金融市场稳定性优势凸显,贸易顺差和资本金融项下的资本流入相对较高。因此,即便美元指数短期强势,人民币汇率仍然稳中有升。目前人民银行更关注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已经采用调升外汇存款准备金等市场化方式缓和人民币升值,2022年可能进一步减少对于资本流出项目的约束。
房地产融资条件改善。11月个人购房贷款当月新增4013亿元,环比多增532亿元,近两月累计新增接近8000亿元。房地产领域融资形势进一步改善。受此影响,11月商品房销售、房地产投资等都实现了降幅收窄。
财政前置发力。12月16日财政部答记者问,指出2022年地方政府专项债的重点方向和发行节奏将是明年财政前置发力的保障。发行节奏安排把握“早、准、快”,准备工作要“早”,发行时机要“准”,资金使用要“快”。重点方向聚焦短板领域、重点方向、重点项目,如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农林水利、生态环保、社会事业、城乡冷链、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和保障性安居工程等。
总体而言,当前我国汇率弹性有所提升,同时在防疫措施与工业生产方面具有相对优势,具备实现货币政策“以我为主”的客观条件。同时,房地产融资条件有所修复,财政政策前置发力,各项政策的实施稳字当头、稳中求进。预计当前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状况将有一定程度改善。
风险提示:美联储提前加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