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年度规划的4个原则
从公司、职能、个体三个层面,我总结了10条原则,其中公司级的目标(质量)应该遵循以下4个原则:用16个字来概括,就是由远及近、由外而内、抓住机会、勇于舍弃。
由远及近
由远及近的设定目标是优秀企业非常重要的一个特征。
好的年度规划一定是建立在我们对未来做了系统思考的基础之上,从未来看现在,确定的重点工作,一个领导者如果没有长期思维,不太可能主动做组织建设,因为业务上面该忙的事情太多了。
计划分为两类,运营型规划和战略性规划。
运营性的规划,是基于今年现状,考虑明年的发展和增长;
战略性的规划,是考虑基于现状的增长,站在未来看现在,5年以后希望公司变成什么样,回过头来看一看今年要干点什么。
以上两者要有效的结合起来。
由外而内
本质上,每个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
全中国的企业都在谈以客户为中心,但是能做到的公司百里挑一。很多人觉得客户不专业,我知道哪个产品最好,对客户是最有价值。
华为有一句“对客户付出宗教般的虔诚”,我每次看都会有不同的体会,有时候我也在反思自己,是满足于客户觉得课程讲得还不错,还是能够考虑如何帮助客户在工作当中化解难题,使得管理行为有实实在在的提升。
当你真心实意想要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时候,你会发现整个规划的重心会有很大变化。
德鲁克在1954年出版的《管理的实践》当中,让所有的高管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的事业到底是什么?
要思考清楚这个问题,必须要站在客户和市场的角度,由外而内地去思考,而不能只是站在生产商的角度,由内而外地去推。
要能够倾听客户的声音,对客户需求的进行捕捉,把它和公司的工作重点整合起来,投射到明年,在创造客户价值方面做出新的部署和调整。
抓住机会
很多管理者非常擅长也很喜欢解决问题,但这样干只能让组织维持现状,要保持生机勃勃的状态,必须靠捕捉到战略性的机会,抓住机会才能上新台阶。运营层面的改进非常重要,但很显然它撑不起这家公司的明天。
不要沉湎于解决问题,而要能够抓住战略性的机会,这就需要领导者有非常高的敏锐度。
当组织变得越来越大,公司内部会产生大量的管理问题,这些管理问题会占据管理者越来越多的时间和精力。
如果只是沉湎于解决内部的问题,组织就有可能走向衰败。
因为组织的成果永远在外部,一定要在外部花更多的时间,而且不要过于相信那些报表,要去感知外部世界,才有可能让组织更好地去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勇于舍弃
德鲁克说,
企业从成立的第一天开始就会走向平庸衰败和僵化,企业最大的问题是什么事都想干,干了以后不想放弃,亏损的业务坚持好多年。
对于一家企业来说,做战略规划最重要的是及时砍掉那些在未来没有价值的事情。
这些事会占据公司资源,甚至成为公司资源的黑洞。如果任由他存在下去,对公司更有潜力的业务是一种伤害。
企业把很多优秀人才用成了救火队长,应该把他用到战略性的机会点上,让他撑起公司的明天,而不是让他去解决问题。
CEO最重要的战略思维是要勇于舍弃,决定不做什么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难的。
因为那个东西有时候意味着尊严、面子、汗水、一些人的利益,勇于舍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部门目标:向上对齐,向下拆解
谈到职能层面,作为一个职能部门的负责人,职能计划我分成两种类型:防守型计划和进攻型计划。
防守计划就是我们一年复盘总结,循序改进做一些修修补补的工作。
进攻型计划要站在公司目标的前提看应该干什么,这是完全不同的视角来看待自己的工作。
我提炼了进攻型计划的三个原则:向上对齐,战略意识和进攻意识。
向上对齐
职能做承接公司整体的计划分解,这件事非常难。对于职能团队的管理是一个很高的挑战,因为平时我们是按照一个专业条件去看事情,但是你要能够跟其他的部门横向协同起来,去支撑公司整体的一个目标。
第一个原则向上对齐,尤其做OKR都强调向上对齐,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
协同特别难,组织中有很多破坏协作的黑暗力量,职能的负责人一不小心就会自娱自乐,闭门造车,要经常停下来,抬头看路,关注工作对公司整体成功的贡献到底是什么。
职能的负责人要思考:
2022年公司在业务与2021年相比,最大的变化是哪几点?
为了帮助公司应对变化,抓住机会,我应该做什么?
数字化营销
战略思维的核心是每个负责人作为核心团队的一员,应该要有更强的远见,要思考我这个职能为公司塑造竞争优势应该干点什么?
比如说HR部门可以成为一个公司的防守方,守住底线。
进攻计划
高管不应只是保守,防范风险,不犯错误,降低成本等等。
更重要的是要帮助老板更好地创造未来,抓住机会,站在未来看现在,更多地创造价值,而不仅仅是节约成本。
高管跟老板最大的区别就是企业家擅长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