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的笼罩下,欧洲今年的圣诞季注定平淡。
就在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如海啸般席卷全球时,疫情尤为严峻的欧洲各国纷纷启动紧急封锁。
12月19日,荷兰看守内阁首相吕特(MarkRutte)宣布,从即日起,所有非必要商店、文化和娱乐场所必须暂停营业至明年1月14日,学校则至少将关闭到明年1月9日。无独有偶,近日确诊病例激增的丹麦也宣布,从12月19日至明年1月17日,政府要求电影院、游乐园、运动设施等场所一律关门,餐厅最晚只可营业至晚上11时。
除了荷兰和丹麦,欧洲其他国家也都先后收紧了防疫措施。就连过去主张“与病毒共存”的英国,也一改口风,拒绝保证圣诞节前不会在英格兰实施更严厉的抗疫限制。
欧洲之所以突然变得“激进”,皆因欧洲正在成为奥密克戎变异病毒迅速扩散的重灾区。
据世卫组织统计,欧洲已经连续11周成为全球新增病例最多的地区,在截至12月13日的一周内录得近270万宗确诊病例。随着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出现,欧洲多国逐渐意识到光靠疫苗已不足以对抗病毒。但在实施强硬手段的同时也意味着,欧洲各主要经济体不得不在保增长和防疫情之间做出艰难的抉择。
鲸平台智库专家、香颂资本董事沈萌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德尔塔、奥密克戎等病毒变异不断影响欧洲的疫情形势,欧洲经济始终无法进入正常持续的恢复进程,再加上物流短缺等方面的问题,欧洲在2021年四季度和2022年一季度的经济表现更多会呈现为负面的预期。
疫情蔓延,多国紧急封锁
奥密克戎变异病毒的入侵,让欧洲再次成为疫情的“震中”。
12月18日,世界卫生组织表示,目前已有八十九个国家和地区发现了奥密克戎毒株,在社区传播地区,这种毒株感染的病例数每1.5天至3天增加一倍。而新一轮疫情在欧洲的传播速度更像是“闪电”一般。一个月前,世界卫生组织就曾预计,到2022年春天,欧洲新冠肺炎累计死亡人数将超过220万。
面对病毒的强势来袭,荷兰成为第一个重新进入严厉的全国性封锁的欧盟国家。措施包括关闭所有酒吧、餐馆、非必需品商店、电影院和健身房至2022年1月14日,职业体育赛事将在没有观众的情况下举行,每个家庭接待不超过两名访客,户外聚会也限制在两人以内。
对此,吕特直言,变异毒株比政府所预期的传播得还要快,“我们不得不现在就进行干预,以防止情况变得更糟。”
荷兰在近一个月的确诊病例数都呈现下降的趋势,它之所以冒着经济停摆的压力也要实施封锁,都是因为惧怕变异毒株所带的超强传染性。与荷兰的未雨绸缪不同,如今的英国显然因为疫情加剧而变得焦头烂额。
继上一周新增病例数连连打破纪录,当地时间12月17日,英国录得单日新增确诊病例数超9万例,已经连续3日刷新单日新增纪录。据英国官方报告显示,英国首都伦敦新增的病例中80.8%均是感染了奥密克戎毒株。伦敦市长萨迪克·汗宣布,伦敦进入了“重大事故”状态。
英国政府的紧急情况科学咨询小组(SAGE)也警告称,如果部长级官员们继续坚持首相鲍里斯·约翰逊(BorisJohnson)的“B计划”战略,明年初英格兰可能面临“每天至少3000人入院”的现实。
当被问及相关的防疫措施时,英国卫生大臣赛义德·贾维德(SajidJavid)也拒绝保证圣诞节前不会在英格兰实施更严厉的抗疫限制。他警告称,“疫情当头,不存在任何保证。”
因应英国的疫情态势,德国和法国随即收紧了防疫政策。
12月19日,德国宣布将英国列为“变异毒株区”,即日起仅允许德国公民或永久居民等群体从英国入境,而且入境旅客不论是否已经接种疫苗,都必须接受两周的隔离检疫。另一边的法国,也从12月18日起收紧了对英国旅客的旅游限制,暂停当地商务或旅游目的的旅客入境。
在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的威胁下,欧洲各国如临大敌。可即便当下采取严格的封锁措施,抗疫成效还有待观察。
沈萌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由于新冠病毒不断出现变异毒株,传播未见放缓,估计短期内欧洲的防疫形势并不乐观,“而且欧洲国家彼此人员往来密集,除非是全域封锁加强检测,否则个别国家的措施将无助于欧洲整体的防疫形势。”
“圣诞劫”几多愁
疫情肆虐,再加之在欧洲多国的封锁措施下,欧洲民众的这个圣诞节注定不好过。
荷兰政府的紧急封锁打乱了人们的圣诞假日安排,各个市区基本空荡无人。有民众直言,这是与他们所希望的完全不同的圣诞节。另外,德国虽然排除了在圣诞期间实施封锁措施,但早在一个月前就已经宣布取消慕尼黑圣诞市集。
圣诞的节日氛围因升级的防疫措施几近消失,这让不少商家开始担忧今年圣诞节商品销售。
据欧洲委员会的数据显示,2021年11月,欧盟和欧元区的经济情绪指数都下降了1.1%。事实上,民众消费欲望不高或许并非因为就业不佳和经济低迷,毕竟欧洲的就业指数和相关经济数据一直在回升。
据该委员会提供的数据显示,就业预期指数(EEI)在两个地区进一步上升至115.6点,达到2018年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就业预期指数的提升,很大程度上与欧洲就业情况的改善有关。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