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在“三亚·财经国际论坛”上,国家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表示,可以预见到明年中国的七大政策协同发力,支撑明年的中国经济和贸易的增长。明年的需求形势、经济增长的态势会好于今年。明年世界经济还将面临供应链中断和发展中国家疫苗的接种率偏低的问题,将延续到明年上半年。由于基数原因预计明年中国进出口仍然保持着较好增速,可能会处于10%左右。
张燕生指出,今年的中国经济实际上更多的靠的是内生增长动力支撑,但仅靠经济的内生动力很难支撑。因此,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要稳字当头,稳字当头也说明中国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在2022年的政策施策会显著不同于2021年,在战略定位的同时要求精准施策、统筹协调。
“可以预见到明年中国的七大政策协同发力,支撑明年的中国经济和贸易的增长。”张燕生表示,明年的需求形势、经济增长的态势会好于今年。
张燕生认为,明年世界经济还将面临供应链中断和发展中国家疫苗的接种率偏低的问题,将延续到明年上半年。由于油价和大宗商品价格的飙升,由于缺供、缺芯、缺柜这些因素导致了物流的短缺与中断,这种情况下外需的迅速恢复拉动了中国出口增长,该形势可能持续明年上半年,由于基数原因预计明年中国进出口仍然保持着较好增速,可能会处于10%左右。
张燕生表示,明年中国经济核心是面对着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明年首先是要保市场主体,既要保现在的一些高耗能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和转型升级,也要保受新冠疫情影响较大的消费、投资还有服务业。其次是保民生,尤其是服务业对于老百姓的生活影响较大。另外,稳预期也非常关键,目前出现的一些风险点如何进行管控很重,稳预期也要求要进一步做好反垄断工作。
此外,张燕生还表示,明年将是一个全球经济宏观政策大变化的一年,全球化倒退恐怕是一个基本事实,全球宏观政策对通胀、财政赤字有更高包容度也是一个基本事实。然后,明年全球对市场监管将越来越严厉,政府干预将越来越强化。因此,明年这个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仍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