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风险侵蚀"薄利多销"出口企业增收难增利
时间:2021-12-20 00:00:00来自:中国经营报字号:T  T

“从报价到最终交付,人民币汇率变化太快,很多利润薄的企业相当于白干。”近日,上海某出口企业人士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近来人民币升值趋势重启,涨跌波动加剧。11月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22个交易日中,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有12个交易日升值,10个交易日贬值。截至12月16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3637。一边是人民币升值较快,一边是外贸规模持续增长,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不少出口企业在人民币升值压力下通过“走量”维系。外贸企业如何进一步提升汇率风险管理水平,也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多家银行业务人士透露,近来中小企业汇率避险意识正在逐步提升,咨询和购买外汇避险产品的企业越来越多;同时监管机构也在引导鼓励金融机构针对中小微企业特点创新产品服务,助力企业提升汇率风险中性管理能力。

人民币持续升值

8月下旬以来人民币重启升值。12月16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数据显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3637,较前一交易日上调79个基点。

连续三个月来,人民币兑美元价格持续上涨。央行数据显示,11月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3794,比上月末升值0.18%;人民币对美元交易即期价报6.3701,比上月末升值0.48%。

信达证券分析认为,8月中旬以来这波人民币升值,出现了人民币和美元走势大幅背离,人民币一反常态走出凌厉的升值态势,这固然与中国经济在全球地位持续上升、中国持续推进金融对外开放人民币资产吸引力增强、美国财政贸易双赤字恶化损害美元信用等多重因素有关,但短期最直接的驱动力,还是来自强势出口,出口几乎每个月都好于市场预期,截至11月仍保持20%以上增速,出口强势带来了贸易顺差高企、外汇流入增多的局面。

海关总署12月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外贸进出口延续平稳增长态势,今年前11个月外贸规模已超过去年全年水平。其中,前11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超35.39万亿元,同比增长22%。

交行国际业务部相关人士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的近两年时间以来,中国的防疫工作做得最为出色和高效,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充当着全球贸易供应链的中流砥柱。“出口及顺差一直有超预期表现,顺差及避险带来的结汇和净流入意愿,使得人民币汇率在今年三季度以后一直处于强势位置。”

针对人民币短期快速升值,央行再度出手。继今年5月末上调后,央行于近日宣布自2021年12月15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即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的7%提高到9%。

信达证券研究认为,本次上调外汇存准率2个百分点,回收外汇流动性超过200亿美元,幅度与上次相当。外汇过剩流动性减少后,人民币升值压力自然可以得到缓解。

不过据中信证券预计,此次调升外汇存款准备金后,预计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将出现一定程度的调整,但当前正值企业年底结汇高峰,调整幅度或略弱于上一轮,调整过后,后续人民币仍将面临出口强劲与美元指数走强两方面因素较量的局面,人民币汇率大概率仍是双向波动的走势。

在人民币升值压力下,出口企业“受伤”较大。

独立外汇风险管理顾问刘江指出,人民币升值利好进口或者外币融资企业,利空出口或者外币投资企业。而考虑到国企主要进口石油矿产,半导体和粮食等国家战略物资,民企出口居多,所以民企受伤相对较大。

“有大量外债和进出口业务的企业会受到汇率波动的影响,目前受损较大的主要是外贸企业,因为其利润比较薄,人民币快速升值会明显压低其利润,甚至导致其亏损。”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王梅婷分析指出。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随着出口规模的快速增加,部分企业只能“薄利多销”挤利润。前述上海某出口企业人士表示,销售额增加不等于利润额增加。

企业加强汇率避险管理

最新数据显示,11月份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22个交易日中,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有12个交易日升值,10个交易日贬值;日均波幅约为87个基点,比上月缩小24个基点。

汇率双向波动,加剧了进出口企业外汇风险。前述上海某出口企业的员工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比如之前报价是按照人民币对美元汇率6.5,一个月后接单汇率已经变成6.45,等生产完要收款的时候,汇率变成6.3了。如果给客户一定账期,按照这个趋势,等账期到期时汇率下探到6.2,一个总额10万美元的订单就少收了3万元人民币,直接损失利润接近5个点。”

针对汇率波动影响下企业外汇风险上升问题,交行国际业务部相关人士表示,企业应建立理性的中性风险的管理理念,配套与自身汇率敞口相匹配的管理工具。

渣打中国金融市场部总经理杨京指出,企业在做中性套保时,首先明确认定本企业的外汇敞口风险类型,是折算风险还是交易风险。“折算风险主要针对资产负债表的汇率风险,如经营跨国贸易及投融资业务的企业,通常采用不同的当地币种进行结算或估值;而交易风险则主要针对现金流外汇兑换风险,现金流的流入与流出来自企业的国际贸易与跨币种投融资。针对上述两种风险的套保操作方式不同,企业应予以充分了解并适当均衡操作。”

近来各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