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交通运输部应急办、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海关总署卫生检疫司、移民管理局边检司负责同志,以及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将出席,介绍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提问。
我国外防输入压力持续增大
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表示,当前,全球89个国家和地区报告了奥密克戎变异株,我国部分周边国家疫情快速增长,“外防输入”压力持续增大。疫情防控重中之重是口岸,关键在落实落细各项防控措施,强化疫情源头管控和人员安全、有序流动。
西安东莞疫情续发传播风险较高
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副局长雷正龙表示,目前全国疫情形势总体平稳。内蒙古满洲里关联疫情已基本控制。浙江绍兴疫情发展态势趋缓,疫情外溢风险降低。浙江宁波、杭州、上海、江苏、安徽等地疫情基本得到控制。西安-东莞关联疫情仍在继续发展,两地续发传播风险较高,近日发现有零星外溢病例,风险人员排查工作正抓紧进行。广州报告的由境外奥密克戎变异株输入病例导致的本土病例,已及时采取风险人员排查措施,发生续发传播风险较低。厦门、成都报告的在闭环管理人员中发现的病例社区传播风险较低。
3-11岁儿童疫苗接种人数已超1.4亿五种情况不能接种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表示,目前在3到11岁儿童当中接种的数量已经超过了1.4亿。从监测的结果来看,不良反应总体上平稳,没有出现异常的情况。在发生的不良反应当中也跟其他人群一样,主要是发热,还有局部的反应,这些绝大多数都属于一般反应。
至于说哪些儿童不能接种新冠疫苗,王华庆表示,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对新冠病毒疫苗或其成分过敏的;
(2)以前接种同类疫苗时出现过敏者;
(3)既往发生过其他疫苗严重过敏反应者(如急性过敏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等);
(4)患有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严重神经系统疾病者(如横贯性脊髓炎、格林巴利综合征、脱髓鞘疾病等);
(5)正在发热者,或患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或未控制的严重慢性病患者。
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具体规定,不管是受种人还是接种的医生也好,按照说明书的其他具体规定来执行。
我国现有的医疗机构内感染防控措施对奥密克戎变异株依然有效
雷正龙表示,我国现有的医疗机构内感染防控措施对奥密克戎变异株依然有效,在医疗机构内感染防控工作中,仍然要坚持落实现有的防控措施。要进一步完善本机构的疫情防控方案和流程,落实预检分诊和首诊负责制,对发热患者进行闭环管理和核酸检测,增强“早发现”的意识和能力。医疗机构内的所有人员均应落实标准预防措施,新住院患者、陪护人员和本机构工作人员要进行核酸检测。制订不同情形下的应急预案并实施应急演练,确保一旦发现新冠感染者能够精准快速有效处置。
“推行一个码、设立一通道、严格三个不”防范疫情经海上输入
移民管理局边防检查管理司司长刘海涛表示,我国海运航线和服务网络遍布全球,入境国际航行船舶日均400余艘次,疫情经海上输入风险很高。为进一步精准做好国际航行船舶船员的疫情防控,保障国际海上物流供应链畅通,全力防范疫情经海上输入,国家移民管理局采取了“推行一个码、设立一通道、严格三个不”的措施。具体是:
一是全面推行中国边检登轮码。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于今年12月10日在全国129个水运口岸推行中国边检登轮码。实现涉疫高风险船舶提前预警,港口工作人员登离轮无接触式申报,登离轮人员健康码、核酸检测结果、疫苗接种信息自动核验,登离轮信息一键查询。截至目前,边检登轮码注册用户已超过8.5万,覆盖的港口泊位超过3800个,移民边检机关已向属地联防联控机制预警推送高风险国际船舶数据4100余条,配合溯源流调2000余人次,为加强国际航行船舶风险预警、登离轮人员全流程监管、港口工作人员闭环管理、染疫人员溯源流调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是设立海员入境专门通道。在移民边检机关检查场所设立国际航行船舶海员入境专用通道,进一步强化入境出境分区、海员和港区工作人员分流、不同风险等级人员分类,严防人员混流、交叉感染。
三是严格落实非必要“不登轮、不登陆、不搭靠”措施。加强国际航行船舶和人员的入境检查,严格在港期间监管。针对近期发现的企图持用伪造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办理登轮证件的情况,进一步加大审查监管力度,从严审批登轮搭靠证件和临时入境许可,确保非必要“不登轮、不登陆、不搭靠”。对于确有必要上下船的换班船员和港区工作人员,督促其做好在船和生产作业期间的自我防护,确保防疫安全、保障正常作业,助力国际海上物流供应链畅通。
对奥密克戎变异株流行国家或地区的人员、交通工具、货物等采取针对性措施
海关总署卫生检疫司副司长李政良表示,天津、广州、长沙相继报告发现奥密克戎变异株。2022年元旦和春节假期境外回国人员增多,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等重大活动也即将举行,疫情输入风险加大,海关毫不动摇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