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趋缓,地产回暖--11月经济数据点评
时间:2021-12-16 00:00:00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消费:稳中趋缓

消费稳中趋缓。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9%,较10月的4.9%出现一定下滑,两年平均增速为4.5%,也略低于10月的4.6%。从环比来看,11月消费季调环比仅为0.2%,为2011年以来的同期最低值。

如果剔除涨价因素,消费实际增速下降更多。食品项价格的上涨和去年同期的低基数,使得11月CPI同比回升至2.3%,较10月上行0.8个百分点。这对社消零售总额形成向上的拉动,如果剔除掉消费品涨价的因素,11月社消零售实际同比增长0.5%,较10月的1.9%下降1.4个百分点,下降速度快于名义值。

从分项来看,零售好于餐饮,线上好于线下。11月商品零售和餐饮收入的同比增速分别为4.8%和-2.7%,均较上月的5.2%和2.0%出现下滑,其中餐饮收入下滑速度较快。从消费渠道来看,在“双11”影响下,11月网上商品和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速为6.3%,略高于10月的6.1%,而剔除掉网上消费后的线下消费增速为2.5%,较10月的4.4%出现较大幅度的回落。

整体来看,11月消费呈现走缓、分化的趋势。一方面是由于点状疫情的多发、散发,这限制了人员流动,同时也造成一定程度的收入损失,使得线下消费、服务消费再度转冷;另一方面虽然“双11”对消费有一定促进作用,但提振力度不及预期,2017-2020年,11月线上消费的同比增速均高于10.0%,而今年明显不及往年,这主要还是由于居民收入端尚未完全修复。

我们预计,冬季疫情仍处于多点散发状态,元旦春节将至,多地已发布最新通知,倡导就地过节、过年,这或将在短期对消费形成制约。从长期看,消费的复苏仍需人员流动正常化、居民收入的修复,这可能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或将延续弱复苏趋势。

投资:地产边际回暖

投资增速略有回升。11月固定资产投资当月同比增速为-2.4%,较10月的-2.9%出现一定回暖,但仍处于低位。在回溯法计算下,两年平均增速为14.3%,较10月明显上升,但这主要是由于2020年11月同比增速高达33.9%。从季调环比看,11月固定资产投资季调环比0.2%,较10月也略有上升。分类别来看,制造业仍对投资有正向贡献,11月房地产投资的负向拉动有一定减弱。

政策纠偏效果初显,房地产基本面边际向好。11月房地产投资增速为-4.8%,两年同比增速为3.1%,结束自今年2月以来的下行趋势,年内首度出现回升,但增速水平仍处于历史低位。从基本面来看,11月房地产购地面积同比增速为-12.5%,新开工面积同比增速为-21.0%,较前一月的-24.2%和-33.1%出现大幅改善。值得注意的是,11月部分城市启动第三轮集中供地,本轮供地出现土拍成交比例提高,但溢价率降低的趋势,这主要是由于本轮土拍中,国央企背景的城投、城建企业进场稳定市场。从销售来看,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的同比增速分别为-14.0%和-16.3%,也较10月出现边际回升。

地产的回暖,主要受益于政策的边际调整,房企融资逐步回归常态、居民前期积压的按揭贷款开始放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度指出,要“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预计下一阶段地产基本面将逐步企稳回温、回归良性循环,房地产投资增速或将出现边际回升,但在“房住不炒”的大前提下,政策大方向不会出现“转弯”,预计地产基本面和地产投资增速仍将保持低位。

从投资的其他分项来看,制造业投资有微幅下行,但主要是由于价格因素。11月制造业投资增速为10.0%,较10月的10.1%略有下降。部分原因是由于保供稳价效果显著,PPI自高点出现回落,11月PPI同比自10月的13.5%降至12.9%,煤炭、黑金、有色等价格明显回落。如果剔除掉价格因素的拖累,制造业投资增速应与上月接近,或略高于上月。我们预计,随着当前供给端的限制逐步放松,后续制造业投资尚有一定上升空间。基建投资增速下降,未有起色。基建投资增速从10月的-2.5%再度下降至11月的-3.6%。虽然自8月以来,专项债发行进度不断加快,但从整体看仍慢于2019年同期,且合格项目较少、短期难以形成实物工作量,对投资的支撑有限。不过,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保证财政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预计下一阶段财政或将更加积极,基建或将边际修复,但受地方隐性债务问题限制,基建出现高增长的可能性或不会太大。

生产:需求端压力增大

生产仍有韧性。11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3.8%,两年平均增长5.4%,较10月的3.5%和5.2%有所提高。从季调环比来看,11月工业增加值季调环比为0.4%,较上月有一定下行。从具体行业来看,医药、电子、电热供应行业仍是工业增加值增速最高的行业,与10月保持一致,这些行业的生产加速,主要受益于需求端的旺盛。而建材、汽车和钢铁行业表现较弱,仍为负增速,这是由于“双限”对供给端的限制仍未完全放开。

下一阶段,供给端的压制或将有所放松,但需求端的下行压力或将加大。这一方面是由于海外需求的逐步减弱,我们之前就提到,出口在剔除价格因素后已出现回落;另一方面,国内需求受防控政策影响,难以出现大幅度的提升改善。如果需求下行的速度更快,即使供给端限制打开,工业生产仍面临趋缓的可能。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