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财年度首席调研:2022年GDP增速预测均值回落,政策稳字当头
时间:2021-12-16 00:00:00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我们依然处于全球疫情未消散的大背景之下。过去一年虽受到疫情等因素扰动,中国整体经济仍保持稳健发展势头。在第一财经研究院本次发布的第一财经首席经济学家年度调研报告中,经济学家们预计2021年全年经济呈前高后低走势,最终将实现8.06%的经济增长。他们认为,整体来看,2022年经济下行压力虽有所增大,但仍将实现5.13%的GDP增速。

从具体经济指标来看,经济学家们预测,明年我国PPI与CPI的剪刀差将收窄,整体通胀压力可控;消费回归疫情前趋势,社消增速预测均值为6.32%;投资增长维持稳定。由于基数原因进出口增速有所回落,但仍保持强劲,2022年将实现6781.77亿美元贸易顺差。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要求明年经济工作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经济学家们在本次调研中提的最多的也是“稳”字,他们预计政策将加大跨周期调节力度。此外,我国也将积极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进程,如积极加入CPTPP协定等,克服疫情不利影响,为全球经济复苏增长作出更大贡献。

美国货币政策转向将对人民币汇率带来溢出效应,到明年年底,人民币汇率将较目前水平贬值1.7%。

2022年度首席经济学家调研报告

GDP:增速预测均值为5.13%

经济学家们认为2021年全年经济呈前高后低走势,他们对2021年GDP增速的预测均值为8.06%,中位数为8%。2022年度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虽会增大,GDP增速将有所回落,但仍能实现5.13%的增长。

国家信息中心祝宝良预计2022年经济前低后平,预计经济增长5.5%。他认为经济增长仍有较强韧性和动能,产业链稳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宏观经济政策空间较大。2021年四季度对中小制造业企业缓税2000亿元后,2021年公共预算收入预计仍超收8000亿元左右,按照1.2~1.3乘数计算,可拉动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专项债结余超过1万亿元,可拉动经济增长0.2个百分点。消费增长基本稳定,房地产投资走低,基建投资恢复,制造业投资增长平稳,出口对我国经济贡献减少。他表示,未来应关注美国货币政策转向对我国外资、汇率、价格的溢出效应,以及房地产市场中房价、销售和投资的变化。

京东金融沈建光认为,2021年三季度以来,前期不均衡复苏带来的矛盾愈发体现,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需重点关注四大挑战:第一,居民消费复苏乏力。今年以来,社零增速基本保持在3%~5%,较疫情之前仍存较大差距,接触性消费表现尤为不佳。第二,中下游企业经营压力加剧。PPI、CPI剪刀差处于高点,企业利润进一步向上游集中,中下游行业经营承压。第三,青年人就业形势严峻。16~24岁人口调查失业率达14.2%,是2018年以来同期新高。第四,房地产行业全面下滑,房地产销售持续走弱,房地产投资和新开工增速创新低(剔除疫情时期),10月房地产投资同比跌至-5.5%。

环亚数字金融研究院李文龙认为,2022年是中国经济在疫情后回归相对正常发展轨道的第一年,经济继续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预计全年经济增长在5.1%左右。2022年相对2019年之前的经济增长模式将出现明显的变化,数字经济产业继续呈现加速发展态势,传统线下产业面临疲软增长的压力。房地产与出口行业的拉动作用将有所弱化,经济对内需、新产业与新基建投资的依赖程度进一步加大。美联储的退出宽松政策、新冠病毒变种、地缘政治将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外部因素。

物价:CPI同比预测均值为2.19%,PPI3.36%

今年以来,PPI与CPI的剪刀差持续走高,经济学家们预计2022年剪刀差将会收窄。他们对2021年全年CPI同比增速预测均值为1.02%,2022年CPI同比增速预测均值上升至2.19%。他们预计2021年PPI同比增速为7.97%,2022年将下降至3.36%,通胀整体可控。

植信投资研究院连平认为,2022年PPI上行压力缓解,CPI下半年可能突破3%,但整体可控。基数效应将成为影响物价走势的重要因素。2022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趋缓,PPI上行压力缓解,考虑到2021年全年PPI维持高位运行,2022年PPI或将走出前高后低的运行态势,下半年可能跌入负值。CPI受低基数叠加“猪油”共振周期上行影响,2022年一季度后将出现稳步回升态势,预计四个季度分别为1.1%、2.0%、2.9%、3.6%,全年平均增速约为2.4%,仍有可能处在可控水平。PPI下行结合CPI上行,PPI-CPI剪刀差大概率于年中逆转。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预测均值为6.32%

202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预测均值为6.32%,低于2021年增长预期(预测均值为12.14%),回归疫情前增长趋势。其中工银国际程实、兴业证券王涵和京东金融沈建光给出了最高值7.5%,德商银行周浩给出了最低值5%。

交通银行唐建伟认为,2021年消费复苏偏弱,预计两年平均消费增速在4.5%左右。从消费结构来看,受疫情影响,餐饮收入和房地产相关消费占比下降;与此同时,原油价格上涨,促进石油制品零售占比提升。2022年消费有望修复式增长,预计增速在6.5%左右,仍然低于疫情之前水平。支撑消费增长的因素主有三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