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世界和中国的通货膨胀
目前,美国通货膨胀率是6.2%,1990年11月以来的最高值。由于通货膨胀的形势进一步恶化,美联储发生了态度上的变化。鲍威尔承认,通货膨胀比原来预计得更严重,持续的时间可能会更长。他不再坚持通货膨胀是“过渡性的”。总而言之,天平已经明显向着抑制通货膨胀这个方向倾斜。
2021年11月美联储开始了新一轮的“逐渐减缩”(taper)。人们往往把“逐渐减缩”和“退出QE(exitfromQE)”相混淆。QE是指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美联储通过购买国债和“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扩大联储资产负债表的过程。所谓退出QE应该是指通过出售国债和MBS,缩小联储资产负债表,使之恢复常态的过程。退出QE的标志是联储不但不再购买新国债和MBS,而且也不再购买到期的国债和MBS,让美联储持有的国债和MBS自然减少,并最终恢复到“正常水平”。所谓“逐渐减缩”(taper)是指减少国债和MBS的购买量。原来美联储每月购买1200亿美元国债和按揭支持债券(MBS),从11月起每月减少100亿美元国债和50亿美元按揭支持债券的购买量。2008年联储的资产为8000多亿美元,目前是8.7万亿美元,而且在未来的6个月中还会继续增长。因而,美联储现在是在逐渐缩减而不是在退出QE。
到2022年6月左右,美联储就不会再购买新的国债或者其他的债券(即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不再扩大,但并不是“缩表”)。应该说,只有在那个时候,“退出”QE的进程才刚刚开始,联储才会开始升息。因而,即便美国目前正在“逐渐减缩”,美国的货币政策无疑依然是非常宽松的。从最近鲍威尔和耶伦的一系列讲话中可以看出,一方面,由于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超出预期,联储可能会加快“逐渐缩减”的步伐,提前“退出”QE,但他们仍然留下了再次调整政策的余地。例如,如果疫情进一步恶化,联储就可能会延长“逐渐缩减”的时间,推迟“退出”QE。这种情况,在过去10多年中已经多次发生。
如何看待美国通货膨胀的性质?首先要分析通货膨胀到底是哪些原因造成的,是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所导致经济过热抑或是疫情导致的供给冲击?大部分学者,包括美联储和其他的官员都认为目前美国的通货膨胀主要是供给冲击造成的。例如,国内供应链中断,重要港口不能正常运转,即便港口能够运转,也找不到运货的卡车司机。其次,国外的供应商也不能正常供货。最后,由于疫情,美国很多人不愿意工作,劳动力短缺严重。令人担心的问题是形成物价和工资螺旋上升的恶性循环。从目前来看这种恶性循环还没有真正出现,所以从总体来讲,联储目前的基本政策是警惕通货膨胀,但还在观望,为自己留下充分的政策选择余地。
应该说,美国明年6月份退出QE(“缩表”)、加息是大概率事件。美国退出QE和加息,必然会对中国经济造成一定的冲击。中美利差的扩大会导致资金向美国流动,对人民币形成贬值压力。此时,我们将面临贬值还是不贬值的选择?如果不贬值,就要干预外汇市场,外汇储备就要增加,从而导致基础货币增加。基础货币的增加又给货币当局提出了另一个选择:对冲还是不对冲。对冲与否各有利弊,但都会造成相当多的麻烦和问题。如果贬值,贸易摩擦可能加剧,而进口产品价格的上升,又会增加中国的通货膨胀压力。总而言之,非常关键的一点是美国货币政策的趋紧(特别是加息)将对中国执行宽松货币政策造成很多掣肘和制约。坦率说,中国可能错过了执行宽松财政、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增长的最佳时机。
美国执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在短期对中国可能利大于弊;但在长期,情况就完全不同了。这里涉及通货膨胀的趋势问题。由于美国政府采取的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美国财政赤字一直居高不下。今年拜登政府推出美国版的“四万亿(美元)”财政刺激计划。根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预测,2021年美国财政赤字率将高达10%,尔后美国的赤字率将维持在4%-5%的水平,到2050年美国的国债占GDP比将会达到250%。从长期来讲,如果还相信经济理论,就应该相信美国一定会发生严重通货膨胀。与此同时,到2021年第二季度为止美国海外净负债为15.42万亿美元,对GDP比例超过70%(2020年美国GDP为20.94万亿美元),而且完全看不到好转的趋势。因而,从长期来讲,如果还相信经济理论,就应该相信美元一定会贬值,更何况,通货膨胀本身就足以导致美元的实际贬值。
中国是美国的最大外国债主。中国持有大量的美元资产。如果美国通货膨胀难以控制,如果美元大幅度贬值,中国的海外资产就会遭受巨大损失。如何保护我们的海外资产,是我们必须认真考虑的长期问题。
货币政策的定位问题
货币政策到底应该是松是紧,主要看三个因素:一是GDP增长状况;二是通货膨胀形势;三是国家金融脆弱性。
第一,今年中国GDP增长率超过6%肯定没有问题,但要看到,这里有很大的基数效应。同正常情况相比,此6%和彼6%不是一个概念,它可能相当于过去的5%,甚至4%。如果实现像2019年以前那样的不受基数效应影响的6%的增速,2021年GDP同比增速可能应该达到10%以上。
第二,目前通货膨胀确实有比较强的上升势头,CPI已经上升到2.3%,但对作为一个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