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时间:2021-12-11 00:00:00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T  T

12月8日至1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2021年我国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壮大,产业链韧性得到提升,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但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世纪疫情冲击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当然,我国经济韧性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

会议要求,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各地区各部门要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

会议除了对宏观、微观、结构、科技、改革开放、区域、社会七方面政策进行部署外,还就共同富裕、资本、初级产品供应保障、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碳达峰碳中和五方面问题进行着重阐述。

稳字当头:政策发力适当靠前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肯定2021年经济工作取得成绩的同时,首次提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要求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前三季度我国经济同比增长9.8%,全年有望实现8%左右的增速,能超额完成年初6%以上的经济增长目标,也将高于世界其他绝大部分主要经济体。

但是,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实现较高增长,主要得益于我国稳健供应链带来的出口替代效应,国内消费和投资相对疲弱。三季度我国经济同比增长4.9%,在散发疫情、大宗商品高位运行、煤电紧张、房地产调控收紧、汽车缺芯等多重冲击下,经济增速呈现加速下行的态势。这也影响着市场对2022年的预期。

中信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明明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今年财政政策总体偏紧,专项债效果并不明显,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速很低,消费总体偏弱、投资低于预期。2022年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全年预计增速在5%-5.5%左右,需要宏观政策加大力度。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张永军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明年疫情的影响可能并不能完全消除,外部环境也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大家普遍预计明年进出口增速会回落,但回落到什么程度事先难以准确估计。预计2022年中国经济增速在5%左右,可能略高于5%。

会议指出,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要保证财政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实施新的减税降费政策,强化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制造业、风险化解等的支持力度,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党政机关要坚持过紧日子。严肃财经纪律。坚决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要协调联动,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要有机结合。实施好扩大内需战略,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明明表示,明年最大的利好就是稳增长政策会进一步加强。财政政策会更加积极,赤字率至少不应低于今年(3.2%),要拉动有效需求,促进经济良性循环。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应尽快出台一些涉及国计民生、中长期的重大项目。货币政策要尽快刺激信贷增长,可考虑降低LPR,降低贷款利率,对中小微、制造业、三农等加大支持力度。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考虑到宏观政策会加大力度,预计2022年中国经济能实现5.5%的增长。由于明年外需出现一些波动是大概率事件,需要提升扩内需力度,来对冲外部波动,稳住经济基本盘。消费的提振有短期政策,也有中长期政策。短期政策包括消费券、促进汽车消费等。明年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发展长租市场等,也会对扩消费起到促进作用。中长期政策包括推进收入分配改革,落实共同富裕行动纲领,补足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短板。

沉着应对百年变局:畅通国民经济循环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就微观、结构、科技、改革开放、区域、社会等其他方面政策进行部署。

比如结构政策要着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重在畅通国内大循环,重在突破供给约束堵点,要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启动一批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激发涌现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科技政策要扎实落地,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发挥好国家实验室作用,重组全国重点实验室,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深化产学研结合,继续开展国际科技合作。改革开放政策要激活发展动力,抓好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制度型开放,吸引更多跨国公司投资,推动重大外资项目加快落地。社会政策要兜住兜牢民生底线,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解决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问题,推动新的生育政策落地见效,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2022年,我国将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上述七方面政策均属“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的内在要求。在世纪疫情冲击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更要坚定不移地做好自己的事情,以内部的确定性对冲外部不确定性。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