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前,经历了15年的漫长谈判。
1992年10月中方进入实质性谈判,即双边市场准入谈判和围绕起草中国入世法律文件的多边谈判,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副会长霍建国则是在1993年下半年开始参与,彼时他在国家经贸委工作,并在1997年任国家经贸委外经贸司副司长。
在入世的谈判阶段,“基本一年跑一趟,有时是跑日内瓦,有时是在国内谈。”霍建国在中国入世20周年之际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每一个领域的谈判都很艰苦,谈得也很细,后期的难度是最大的。”
2003年国务院机构调整后,霍建国曾先后任商务部商贸服务司副司长和对外贸易司副司长,2007年4月任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会长,2009年10月任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2012年任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副会长。
谈到中国加入WTO20年来对全球的影响,霍建国表示:“2001年入世时,我国贸易规模大约5100亿美元,进出口平分秋色,出口2600多亿美元,进口2500亿美元。到现在,我国进出口外贸额达4.6万亿美元,其中出口和进口分别为2.6万亿美元和2万多亿美元。这么巨大的进口规模增长,也是对世界增长的贡献。”
后期谈判难度大
第一财经:中国入世前经历了“长跑谈判”,如何评价这15年的谈判历程?
霍建国:大致以1995年为分界线,划分为两个阶段。在此之前是复关谈判,在此之后为入世谈判。从内容上来说,这两段时期也各有侧重。
前期基本上是接触和沟通,没有现场谈判,只是一些文字往来,即对方提出问题,我们进行答复,也就是“问卷时代”。1992年谈判节奏加快,但最终没有在1995年之前解决问题。虽然我们的目标是在1995年前恢复关贸总协定(GATT)成员身份,但碍于欧美限制,就拖到了1995年之后,因为欧美希望对我们施压,在市场开放上做出更多承诺。
1995年后,谈判内容多数集中在市场准入。后期谈判比前期更为艰难。前期谈判其实不取决于谈判团队,而是取决于党中央和国务院是否接受那些外方要求。1993年,我国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决了市场化领域内容,随后进行市场经济改革。这些改革,在国内看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一种客观需要,从外部看来,实际上解决了和WTO所要求的规则对接问题。
同时,后期谈判涉及市场开放,欧美的胃口较大,又要金融(开放),又要保险,又要电信,还涉及很多具体商品,有关心稀土的,有关心大豆的,有关心棉花的,有关心糖和化肥的,侧重点都不一样。
所以,从难度上看,前半部分的制度性对接是国家决定的,党中央和国务院果断决定推进改革,很多问题从国家层面就解决了。而谈判团队在解决前一阶段问题时,有时候是无能为力的,因为必须带回来上报国务院,由国家统一部署改革。尽管在前方参加谈判的代表团,各个部委都有代表,但是在最终决策中的授权有限,谈判变得比较复杂。
后期谈判的针对性和难度就更大了,涉及的都是实际内容。比如,一些经济体要求中国汽车关税大幅度降低,我方主张降到25%的水平就不能再降了,但对方仍然坚持更多要价,最后只能降低大散件的税率。每一个领域的谈判都很艰苦,谈得也很细,后期的难度是最大的。
第一财经:谈判期间有哪些到现在仍然印象深刻的时刻?
霍建国:我真正印象比较深的事情,是在1994年下半年。关贸总协定在1995年1月1日转为WTO,我们希望在复关谈判结束后,以原始缔约方身份参加WTO。但是我们没有完成谈判,最后一次谈判时,龙永图(中国复关及入世首席谈判代表)也很不高兴,但我们心里很清楚,就发了一个声明,说中国该尽的努力已经尽到,基本可以结束谈判,至于最后没有通过,是各种原因造成的。实际上,是美国没有拿到实际利益,所以不同意中国进入,因此可能错过了最佳时期。
再之后,就有很多关于市场准入各方要价的谈判,国内还需要平衡各个部门的利益。所谓的“利弊之争”更多来自工业部门和国内的一些特殊领域,他们认为开放会冲击这些行业的发展,所以国内也有一些矛盾。但是我觉得中央还是比较坚定的,认为入世利大于弊,还是要坚持往前走,最后才得以突破。
第一财经:这些担心在入世之后成真了吗?
霍建国:影响还是存在的。但是,谈判过程中我们就考虑到了可能产生的冲击,对一些领域的开放做了特殊安排,比如金融和保险业都是分年度开放的,每年有不同内容,一共有八年过渡期。过渡期的安排是把最艰难、最困难的部分放在最后开放,这样就有效缓解了冲击。
同时,在汽车和金融等领域,我们强调不能让外方控股,这也是一个比较有效的办法。应该说,我们守住了一些底线,坚持了一些原则,但为了解决问题,也在一些方面做出了一些灵活安排。比如,我们在文化领域的开放还是比较谨慎的,但考虑到好莱坞的一些电影在国内也有市场,就在电影的开放上做了一些安排,允许每年进口20部好莱坞大片。这都属于一种平衡。
入世坚定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决心
第一财经:中国加入WTO这20年,WTO规则如何影响中国经济和全球贸易?
霍建国:中国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