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金融数据点评:企业有效贷款需求仍弱
时间:2021-12-10 00:00:00来自:平安证券字号:T  T

事项:

2021年11月中国社会融资规模2.61万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1.27万亿元,M2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8.5%。

平安观点:

直接融资带动社融回温。11月社融存量同比增长10.1%,比上月略升0.1个百分点。11月社融增长的拖累因素主要是表内贷款和信托贷款:贷款需求不强是“宽信用”的一大拖累,资管新规过渡期即将结束信托贷款压降节奏仍快成为另一拖累。而支撑因素主要在政府债、企业债与非金融企业股票融资几大直接融资项目。地方专项债加速发行对社融的拉动作用凸显,城投债净融资额也随之放量;地产债虽结束了7月以来的净偿还状态,但仍以借新还旧为主。

企业有效贷款需求疲软。11月贷款存量同比增长11.7%,比上月低0.2个百分点。其中,居民户呈现中长期贷款增加而短期贷款减少的特征,既与房地产按揭贷款加速推进相关,又侧面体现出居民消费意愿疲弱,“双十一”的季节性消费提振效应偏弱。企业端的短期与中长期贷款均显疲弱,增量主要源于票据融资,体现出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不足,银行或在以票据上量冲抵信贷投放额度。

M2与社融增速差略扩大。11月M2同比回落0.2个百分点至8.5%,与社融增速的差异有所扩大。财政性存款、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是M2增速下行的主要拖累。这体现出10月地方政府专项债大量发行后,11月相关项目的支出有所提速,或意味着年底地方专项债开始加速形成实物工作量。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压降,则体现出资金在金融体系内部滞留的状况或得到一定缓解。11月M1同比提升0.2个百分点至3.0%,连续9个月下行后出现反弹。在财政存款加快支出、企业直接融资更为通畅的情况下,非政府部门现金流紧缺问题有所缓解。但从绝对水平看,M1增速仍处近五年以来的绝对低位,企业部门现金流境况仍有待改善。

综上,11月社融增长边际改善,主要得益于房地产“政策底”初现和地方政府融资好转,从财政存款的加速投放中,亦可看到地方专项债开始加速形成实物工作量。然而,企业有效贷款需求疲弱、居民消费意愿不足的问题进一步凸显,“稳信用”仍然阻力重重。2021年12月以来,银保监会表示“合理发放房地产开发贷款、并购贷款”,央行全面降准,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应正是基于贷款需求疲弱所做出的政策加码。随着通胀掣肘开始减弱,在央行年内第二次全面降准后,或可期待货币政策宽松的进一步加码。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