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起潮落--2022年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展望
时间:2021-12-09 00:00:00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尽管Omicron变异毒株使得全球疫情存在扩散风险,但疫情对于全球经济的影响已经逐渐减弱。在内部动能拉动的增长已近极限的情况下,多数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速步入稳态区间。而全球联动恢复的进程屡屡受阻,这将使得发达经济体与新兴市场的增长割裂时间有所延长。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对于通胀问题的关注度有所上升,即便疫情真的发生新一轮扩散,货币收紧的步伐不会就此停止,明年美联储很可能将加息付诸实际。

从中长期的视角来看,我国潜在经济增速中枢下移已是不争的事实,明年经济增长很可能在5%-5.5%左右。具体来看三驾马车:首先,如果Omicron变异毒株导致全球疫情再度扩散,加上国内防控策略不变,则消费明年可能存在持续低于预期的风险,但居民消费意愿并无永久性损失;其次,出口和消费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全球疫情和中美贸易关系缓和或将巩固出口韧性;最后,从投资端来说,在“底线思维”的稳增长诉求下,对地产投资不宜过分悲观,而财政约束下基建投资难以大举发力,不过制造业投资有望在成本压力下行过程中得到改善。我们预计,明年PPI增速下行伴随着CPI增速的温和回升,通胀压力整体不大。

政治局会议定调积极财政政策要做到“可持续”,这意味着我国当前财政倾向于留力而非发力。而在企业成本上行压力难以很快消除的情况下,可以对货币宽松抱以更多期待。今年三季度降准的实施标志着本轮货币宽松周期的开启,而我们认为,降准仅是宽松的一环,而并非唯一方式。实际贷款利率趋于上移的背景下,明年很可能会有降息。

今年在通胀上行的情况下,主要经济体央行采取了听之任之的态度,因而多数资产价格均有上涨。而美联储已开始着手应对通胀,如果明年美联储在购债结束后启动加息,则加息前后将成为明年资产价格变化的分水岭。在美国加息之前,国内宽松预期发酵之下,债市收益率能够“再下一城”,中小盘成长股也有受益。消费在PPI增速下行的情况下盈利也将迎来改善。不过,如果美联储加息最终在明年实现,则权益市场将逐步向蓝筹切换,大盘价值相比于中小盘成长更加占优。此外,加息将会带来美元指数的走强,人民币汇率贬值预期可能有所升温。

1

美国领衔,被动收紧

Omicron存在扩散风险。近来Omicron变异毒株在全球局部地区扩散,引发市场对疫情卷土重来的担心。作为最快获得世界卫生组织命名的变异毒株,其从最早报告到列入VOC名单不足一个月,而Delta变异毒株这一过程历时达半年之久。由于Omicron变异毒株具有更多的刺突蛋白变异,并且变异点位较为关键,很可能引发病毒毒性的加强以及逃避疫苗免疫能力的提升,从而存在使得疫情再度蔓延的风险。不过,目前人们对于这一变异毒株的了解相对较少,尚有赖于进一步观察。

疫情影响渐趋减弱。今年以来,新冠疫情对于全球经济的影响其实已经渐趋减弱。以美国为例,即便三季度以来,因为Delta变异毒株的扩散,美国新冠新增确诊病例数量再度走高,但同期人口流动性变化较为平稳,远不像去年4月左右和去年底今年初两轮新冠疫情时期人口流动性显著降低,而美国今年二、三两个季度的经济增速也明显高于一季度,受到疫情干扰较为有限。

内部需求较快复苏。从发达经济体的经济恢复情况来看,由于疫情并没有带来国内人口流动性情况的显著下降,因而依靠自身动能带动的增长部分恢复相对较快,但需要全球联动复苏带动的增长部分恢复偏慢。如今年二季度OECD经济体季调环比增速中,私人消费的拉动高达1.7个百分点,远高出2019年的平均水平,但净出口反而拖累0.1个百分点。

增长斜率转平,增速仍有差距。在内部动能拉动的增长已近极限的情况下,多数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速的斜率也趋于平稳,增长步入稳态区间。如按照两年年均增速来计算,二季度美国GDP同比增速1%,三季度保持稳定在0.9%,日本今年前三个季度经济增速维持在-1.5%~-2%左右,韩国则保持在1.5%~2%左右的增速水平,疫情后的快速恢复期业已过去。不过,多数经济体较疫情前增长水平仍有距离。

全球联系再度割裂。多数经济体GDP增速较疫情前存在差距,主要原因在于全球联动恢复的进程屡屡被新冠疫情打断。如以全球航空客座率的情况来看,今年前十个月仅66.1%,虽略高于2020年64.8%的水平,但远不如疫情前80%左右的水平。而由于Omicron变异毒株存在扩散风险,多国又纷纷加强了跨境人员流动的管控,全球联动恢复将再度受阻。

发展中经济体拖累增长。在发达经济体恢复已渐趋平稳的情况下,发展中经济体新冠疫情后的经济恢复进程还远未完成,像印度、马来西亚等东南亚经济体三季度GDP增速(剔除基数影响后)较疫情发生前2019年的水平还有4个百分点以上的差距,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长更依赖于全球经济联系的恢复程度。若Omicron变异毒株引发的疫情有所扩散,则明年发展中经济体的恢复情况并不乐观。

美联储更加关注通胀。由于发达经济体恢复已步入稳态,且疫情扩散对其增长冲击相对有限,大概率不会引发GDP增速的大幅下滑,因此货币政策收紧的脚步不会停止。以美国为例,如果单从就业情况来看,疫情冲击造成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