圭亚那驻华大使周雅欣: 圭亚那经济起飞带来大量商机 中美企业在圭有良好合作前景
时间:2021-12-09 00:00:00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T  T

2020年,尽管大多数经济体都在疫情之下遭受重创,但圭亚那却逆势增长了43%,成为全球经济增速最快的国家。

“圭亚那将在未来5到10年走上经济发展的快车道,我们将对基础设施发展有很多需求,为我们不断发展的油气部门提供各种服务,还需要让经济多元化发展。这些都会为中国企业提供大量的机会。”12月2日,圭亚那驻华大使周雅欣在北京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说道。

2019年底,圭亚那出产该国史上第一桶石油,经济发展进入全新阶段。2020年,尽管大多数经济体都在疫情之下遭受重创,但圭亚那却逆势增长了43%,成为全球经济增速最快的国家。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今年,圭亚那经济将继续增长20.4%。

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20年中圭双边贸易额5.7亿美元,其中中方出口额2.65亿美元,进口额3.0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78.9%、-2.8%和563.1%。中方主要向圭出口机电产品、船舶、纺织品、钢材、高新技术产品、塑料产品、农产品、轮胎等,进口石油、木材、锯材及农产品等。

“可以肯定的是,新冠大流行并没有减缓我们两国之间的贸易增势。随着圭亚那的经济驶上快车道,两国的贸易和投资关系将进一步增强。”周雅欣表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抱团出海,在圭亚那寻找商机,预计这一趋势将在疫情之后持续下去。

中圭友好关系历史悠久。1853年,华人先民就已登陆这片土地,如今成为圭亚那六大民族之一。圭亚那于1972年与中国建交,是英语加勒比地区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建交以来,双边关系发展顺利,经贸合作稳步健康发展。2014年,圭亚那政府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2018年7月,两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双边关系发展开启新篇章。

低碳转型和基建领域蕴藏商机

《21世纪》:圭亚那是如何看待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的?

周雅欣: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并不是一个无中生有的概念。如果看一下中国的历史,丝绸之路早在唐代就已孕育而出,人们沿着这条丝路进行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增进了彼此的相互了解。因此,在我看来,“一带一路”倡议是几百年前丝绸之路的延续,并让这个概念根据现代社会的发展重新焕发活力。从这一点上看,这个倡议的提出是非常有创新性的。

“一带一路”倡议的理念是通过改善互联互通促进全球贸易、商业往来和人文交流。它是一个非常大的机制,可以进一步让地球村的概念得以贯彻。两国已经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公司和圭亚那公司提供了许多新的商机。

对于圭亚那来说,我们最近在近海发现了大量石油储量,这让圭亚那在未来5到10年驶上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我们将对基础设施发展有很多需求,为我们不断发展的油气部门提供各种服务,还需要让经济进行多元化发展。这些都会为中国企业提供大量的商业、投资和贸易机会。

《21世纪》:你提到圭亚那经济因发现大量石油而驶上快车道,但在COP26大会之后,似乎减少对油气领域的投资正在成为一个国际共识。你觉得这种全球减排浪潮会对圭亚那带来挑战吗?

周雅欣:我们的计划是摆脱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我们新发现的大量石油储量是离岸的,我们在岸上不对它们进行任何加工或提炼,这些石油只是被开采,然后用于出口。话虽如此,我们还在努力使经济多元化,以减少对石油的依赖。

目前,随着我们的石油和天然气开始投产,油气领域受到了很多关注。但我们知道,石油是一种有限的资源,它不是无限期的,石油储量和油价可能会出现很大变化。因此,我们希望,在那个时刻到来时,我们已经准备好减少对油气的依赖,并已经发展起来其他产业,包括农业、渔业、旅游业等。传统上讲,圭亚那一直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的国家,未来,粮食安全仍然非常重要,不仅对我们国家如此,对全球而言也是如此。因此,在油气产业在未来10到20年强劲发展时,我们要确保农业部门也能获得长足发展。当这个周期结束时,或者当油价发生大幅震荡时,我们仍然有一个充满活力的农业部门来支持我们的经济。不仅仅是农业,我们还在关注信息技术、服务业、旅游业等产业。

《21世纪》:能否具体介绍一下,圭亚那将有怎样的投资机会?

周雅欣:目前,圭亚那的能源97%依赖化石燃料。为了与我们的低碳发展战略保持一致,我们首先要做的事情之一就是将转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因此,在水电、太阳能、风能、天然气投资领域蕴藏大量商机,我们希望转向新的能源组合,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我们在基础设施领域也有很多机会,我们对基础设施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我知道中国在这个领域实力非常强,有多家中国建筑工程类企业进入《财富》世界500强企业之列。

我认为,圭亚那可以为中国企业提供很多机会。目前,已经有很多中国企业在圭亚那投资,其中大部分投资于采掘业。但我认为,随着绿色经济和低碳转型的发展,中国公司将有很多机会与我们的私营企业一起,在非传统领域进行互利合作。

两国贸易在疫情下逆势增长

《21世纪》:两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在疫情期间受到了怎样的影响?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