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
时间:2021-12-09 00:00:00来自:上海证券报字号:T  T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主要经验归结为一点就是坚持改革开放。人们普遍认为因为中国在20年前加入了WTO,所以中国的外向型经济得以快速发展,使得中国成为全球第一贸易大国,经济总量跃升至全球第二,其实真正促进中国经济发生根本变化的内在驱动力应归功于改革开放的作用。

加入WTO是党中央的重大决定,在谈判最艰难最困惑的时候,是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下决心排除障碍,大胆推进国内的市场化改革,为前方谈判争取到了主动。

WTO的基本原则是公开透明无歧视的政策环境,以及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等有关原则,这些原则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中国在入世谈判的过程中,不断地加深对这些原则的理解和认可,并将其列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主要目标,目前推进的高水平开放仍将这些内容列为主要的努力方向。

面对当前国际贸易格局新的发展趋势,国际化规则的对接以及管理体制和制度性开放已成为当前发展的主要趋势,所以我们一定要在规则的对接和制度性开放方面迈出更大的步伐,才有利于我们在国际竞争中形成主动。

今年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0周年,正像习近平主席在第四届中国进口博览会开幕式演讲中指出的,“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不断扩大开放,激活了中国发展的澎湃春潮,也激活了世界经济的一池春水。”今日之中国,正以其自身稳健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源”和“稳定器”。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主要经验归结为一点就是坚持改革开放。人们普遍认为因为中国在20年前加入了WTO,所以中国的外向型经济得以快速发展,使得中国成为全球第一贸易大国,经济总量跃升至全球第二,其实真正促进中国经济发生根本变化的内在驱动力应归功于改革开放的作用。因为,为了加入WTO,中国的经济管理体制必须要基本满足WTO的原则要求,入世谈判的过程是我国不断对标规则,加快推进国内经济体制深化改革的过程。

主动改革是谈判获得突破的关键

1986年中国提出申请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时,中国当时还是典型的计划经济为主的国家,在外贸管理体制、物价管理体制、外汇管理体制、财政税收体制以及经营主体的地位等方面都同WTO的基本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主动对标国际规则,推进制度性开放成为当时面临的艰巨任务。中国入世的成功归功于党中央、国务院选择的改革开放之路,归功于党中央、国务院排除困难不断推出市场化改革的一系列重大决策。

一、深化对外贸易管理体制改革

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对外贸易实行的是国家高度垄断的经营体制,全国仅有10家进出口总公司,各省市的分公司一律归总公司管理。1986年我国的进出口贸易额仅有783.5亿美元,1988年我国外贸体制进行了第一次改革,改革的内容主要涉及四个方面:一是总公司和省市分公司实行业务脱钩,允许分公司独立经营;二是选择轻工、工艺和纺织进行承包经营试点;三是允许工业部门成立独立的进出口公司;四是大幅度减少出口配额的管理数量。通过一系列的改革,不仅使我国外贸管理体制基本上达到WTO的要求,而且激活了我国外贸的发展潜力,加上当时我国拥有的土地开发优势、劳动力成本优势、体制机制放开搞活的优势,到2001年中国加入WTO当年,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已达5096.5亿美元,占当时全球贸易总额的6%。截至2020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已达达4.64万亿美元,占全球市场的13.8%,连续9年占据世界第一贸易大国地位。

二、分阶段推进海关关税体制改革

在1986年中国提出恢复关贸总协定(世贸组织前身)当年,中国的海关平均关税水平高达43.2%,为了体现我国自主开放的进程,经过深入调研计算以及在同各部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我国自1992年12月至1999年底,先后共进行了四次自主降税过程:第一次,我国的关税总水平由43.2%下降到39.9%,涉及3371个关税税目,降幅为7.3%;第二次,我国的关税总水平由39.9%下调至36.4%,涉及2898个税目商品,降幅为8.8%;第三次,我国的关税总水平由36.4%下降到23%,涉及4964个商品税目,降幅为35.9%;第四次,我国的关税总水平由23%下降为17%,涉及4890个税目,降幅为26%。

2001年加入WTO当年,我国平均关税降至15.3%,此后经过8年过渡期,最终降至9.8%。自主降税的过程体现了我国主动扩大市场开放的进程,自主降税的过程不仅没有造成我国海关税收的减少,反而实现了税收的大幅增加,因为税率降低后,刺激了进口规模的扩大,税基的扩大导致了进口税收的增加,这当然和中国进出口规模的扩大是分不开的。

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要求,我国的市场化改革进入全面提速阶段。1993年,时任国务院常务副总理朱镕基亲自主持实行了三大改革,即金融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和外贸外汇体制改革,并取得了积极的效果。此外,还进行了落实企业自主权改革和政企分开改革。1993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撤销了纺织工业部和轻工业部,合并了物资部和商业部,随后又在1998年机构改革中大幅度地将10个工业部门压缩为工业局,再将各工业局并入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