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icron不改美联储加快退出宽松的步伐。11月30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Omicron变异毒株和最近新冠病例的增加对美国就业和经济活动构成了下行风险,并增加了通胀的不确定性;鲍威尔承认,是时候停止使用“暂时”一词来形容通胀了。12月美联储可能宣布更快Taper并提前结束,目前联邦基金利率期货隐含的信息显示,明年6月及以前完成首次加息的概率高达75.3%。对中国出口的影响:1)积极影响。新兴市场国家生产恢复再次受影响,疫情防控物资出口有望增加,美国可能降低中国的关税。2)不利影响。全球贸易的总额恢复再添阻力。
11月复盘:股市科技风格占优,国内外能源价格都进入波动区间。1)美元指数从9月的93左右升至11月24日的96.84,创年内新高。但同期人民币对美元也相当稳定,一直在运行在6.4以下。2)11月26日南非发现新型变异毒株,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快速下降至11月30日的1.43%。10年中债收益率低位波动,12月3日收于2.87%。3)全球股市震荡,科技股占优。美股纳指月内增幅0.25%,道指-3.7%;港股恒生指数-7.5%;沪深300指数月内增幅为-1.6%,但创业板指月内增幅达到+4.3%。4)11月26日新型变异毒株出现也导致商品价格剧烈调整,布伦特原油现货价从82美元/桶左右降至72美元/桶左右。国内煤炭价格区间也已形成,煤炭、电力板块明显修复。
美国经济复苏进程保持平稳增速,美联储对多数地区未来经济活动前景保持乐观。褐皮书认为10月以来的美国经济恢复速度较上一期(9月初-10月中下旬)维持稳定增速,就业增长依各地区情况表现为温和到强劲不等,价格压力持续稳定增速。经济方面,除克利夫兰和达拉斯反映当地经济活动明显扩张以外,其余10个调查州均显示经济温和增长。
全球食品价格上升的几个渠道:第一,天然气价格上行导致化肥减产停产。第二,运费价格高企。以航运的巴拿马型运费指数BPI为例,今年呈持续上行趋势,10月下旬峰值时的4328点较年初翻了三倍以上;国内汽油最高零售指导价在10月下旬高点较年初上涨了30%,也推高了运费成本。第三,在全球能源价格联动上行的背景下,生物柴油需求提升,导致棕榈油和豆油价格波动。另外,在大宗商品价格普涨时期,俄罗斯等粮食出口国的关税措施亦有一定影响。国内方面,PPI对CPI的传导有限,PPI亦在10月的13.5%见顶。
高频数据方面,全球商品价格普遍回调,国内资金价格回落。12月2日CRB综合指数收盘566.3,较上周同期下行6.0。本周周一、周二资金面较为紧张,周三后恢复宽松。DR007周均值2.17,较上周下行3BP。本周30大中城市房地产销售面积均值48.8万平方米,较上周上涨7.3%下周政府债、信用债发行量、净融资量均有所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