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数据预示PPI或已见顶,还会不会降准、降息?
时间:2021-11-30 00:00:00来自:中国财富网字号:T  T

中国财富网讯(欣欣)国家统计局网站30日发布数据显示,1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1%,比上月上升0.9个百分点,位于临界点以上,制造业重回扩张区间。

11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2.3%,比上月略降0.1个百分点,继续高于临界点,非制造业保持稳定恢复。

11月份,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2.2%,比上月上升1.4个百分点,表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总体扩张步伐有所加快。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高级研究员刘学智分析,制造业PMI时隔两个月重回荣枯线以上,主要原因是企业生产显著加快,表明经济走弱压力有所缓解,后续有望表现为工业产值数据的修复。

价格类指数普遍降幅超过10个百分点,购进和出厂两端价格指数大幅回落,出厂价格指数降到荣枯线以下。工业初级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势头得到遏制,预计近期PPI环比显著下降,PPI将呈冲高回落态势。

值得关注的是,10月份PPI同比上涨13.5%,续创1995年底以来新高;环比上涨2.5%,创2002年以来的最大月度环比涨幅。

开源证券赵伟也表示,未来2个季度左右PPI或仍在5%以上,伴随国内供需矛盾缓解,PPI下行将趋于加快,明年底进入通缩。

未来还会不会降准、降息?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郭磊表示,过快的PPI通胀会引发两方面附加担忧,一是微观上成本对利润的挤压问题;二是宏观上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空间约束问题。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目前通胀对货币政策的掣肘有限,但国内外经济恢复中的不平衡不均衡因素仍然较多,对政策调控的考验也有所加大。宏观政策要继续做好跨周期调节,加强政策前瞻性和协调性,加大力度提振内需,激发经济增长动力,缓解主要能源品供需矛盾,继续帮助市场主体应对原材料涨价的影响,应对好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等风险冲击。

天风固收表示,降准仍有可能,降息也不能排除。降准就是基础货币补充。如果基础货币缺口客观存在,再贷款和碳减排支持工具的作用有限,则降准仍然是自然而然的选项。

关于降息,按照易纲行长在《中国的利率体系与利率市场化改革》中的表述,利率的黄金法则决定了只要经济低于潜在增速,就有进一步降息的可能性。

天风固收判断季度GDP增速低于5%(还要考虑两年同比),大概率可能引发央行降息。因此虽然年内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的可能性不大,但展望明年这个可能性仍在。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