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背景下中国跨越中高收入阶段的现实挑战与路径选择
时间:2021-11-30 00:00:00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问题的提出与文献综述

国内外学术界对贫富差距、社会不平等、“中等收入陷阱”和收入分配等议题进行了大量富有创见性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这些研究既有实证、量化模型研究,也有政策、国际比较研究。虽然关于收入分组、中等收入陷阱等研究仍有较大争议,但理论界和政策层围绕跨越中高收入阶段的研究却不断结出丰硕成果。事实上,作为发展中国家和后发国家,中国在跨入中等收入阶段后也面临许多相似的难题。据联合国《2020年世界社会报告》,全球超过三分之二的人口生活在不平等加剧的国家里,自1990年起,全球收入不平等现象开始加剧,2016年后,社会贫富差距扩大化趋势明显。1952-2012年,全球超过42个国家和地区落入“中等收入陷阱”,6个国家和地区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秦佳,2014)。因此,对于绝大部多数国家而言,跨越中等收入阶段成为实现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的重要一环,这一环“牵一发而动全身”,极其重要。

近年来,中国将共同富裕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到2035年,实现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而中国在顺利进入到中高收入阶段(2019年人均GNI首度超过1万美元)后,应从中长期视角剖析未来跨越中高收入阶段的主要障碍。一方面,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均面临经济增速放缓、居民债务过高、人口老龄化等问题,收入差距扩大和区域不平衡、财富分化等较为普遍,许多国家未能有效应对贫富差距扩大问题;另一方面,中国收入差距扩大和财富分化问题具有特殊性,与中国市场经济发展阶段、市场化发展程度和具体国情等密切相关,对此,我们应吸取其他国家经验教训,积极主动应对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和社会财富分化的现实挑战。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于居民收入分配、贫富差距、财富分化、中等收入陷阱等问题开展了颇多理论与实证研究。

一是关于共同富裕的研究。共同富裕是通过矫正和补偿制度性因素导致的不平等,让全体人民有机会、有能力均等地参与高质量经济社会发展、共享发展成果(郁建兴,2021),“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之际作出的重大战略延展和庄严承诺,致力于推动社会主义向更高阶段迈进(王若磊,2021),通过新的政策路径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对于实现社会收入分配公平、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等意义重大(龚六堂,2020)。

二是关于居民收入分配的研究。经济增长、收入再分配和社会保障、公共产品和基础设施以及制度等对是收入差距产生的重要因素(王小鲁,樊纲,2005)。近年来,中国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分配更加不平等,表现为份额增加很快和分配不平等程度更高两大显著特征(李实,2020)。实证研究提出,中国居民收入差距未明显扩大,也未出现持续且显著的缩小趋势,意味着中国收入分配的演变正处于收入分配差距高位徘徊阶段(罗楚亮,2021)。

三是关于居民财富分化的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构建的中国居民收入与财富调查数据库实证研究发现,中国居民财富差距主要由家庭房产所导致,其对财富差距的贡献超过了70%(杨灿明,2019);2008年以来,中国居民分配格局出现分化,内在逻辑在于中等收入和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大幅增加,同时因房地产、股票等投资收益较大,使得财富分配差距扩大(袁佳,2019)。

四是关于“中等收入陷阱”的研究。从国内外文献中发现,中等收入陷阱客观存在(杨海珍,2021)。一个国家在摆脱贫困陷阱后可能因种种因素在中等收入阶段停滞,无法跨入到高收入阶段(Kharas,Kohli,2011),秦佳(2014)的实证量化研究提出,1950-2012年间在下中等收入、上中等收入阶段停留的时间分别为25年和18年,如果一个国家在两个阶段停留超过43年即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在中等偏下收入阶段后期和中等偏上收入阶段前期,增长速度在国家之间有一定的“趋中”趋势,而到了临近高收入门槛时,增长速度的离差再次扩大(蔡昉,2019)。

总而言之,国内外从不同侧面就居民收入差距相关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取得了较丰富的成果。目前看,学术界关于中国未来跨越中高收入阶段的研究仍然偏少,部分研究成果侧重微观,宏观政策分析较为薄弱,部分研究过于倚重国际经验,存在“水土不服”的短板。总结前述研究成果,结合笔者个人思考,关于未来中国跨越中高收入阶段的研究,有必要关注几点关键性的趋势:

一是需进一步梳理中国在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居民收入、财富分配以及负债、杠杆率等具体指标数据分布情况,把握研究共同富裕背景下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的现状;二是需从国际比较视野出发,并依据中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国情,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等不同层面进行问题剖析;三是从中国的经济制度和国情实际出发,着重探讨形成解决长期困扰世界各国收入差距问题的中国方案,跟踪研究中国共同富裕背景下居民收入分配与财富分化等问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政策层面谋求有效解决路径。

基本概念和标准界定

世界银行主要依据人均国民总收入(GNI)衡量各国经济发展水平,通常分为四组,即低收入国家、中等偏下收入国家、中等偏上收入国家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