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中社11月28日讯,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兼大中华区经济研究主管朱海斌在11月27日-28日举办的“《财经》年会2022:预测与战略”上表示,今年全球的经济实现了过去四五十年以来最强劲的经济复苏,明年经济复苏仍会持续,经济增速将低于今年。
朱海斌表示,从全球来看,回顾2021年他的总结是“两个意料之中,一个意料之外”。“两个意料之中”,一是指2021年在经历了2020年的全球经济衰退以后,随着疫苗的普及,随着经济的重启,今年全球的经济是过去四五十年以来最强劲的经济复苏;二是这一轮的全球复苏并非同步,从2020年中国一枝独秀到今年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进入复苏的轨道,美国的表现非常亮丽,欧洲其次,但新兴市场国家仍然是非常滞后的。“一个意料之外”在于,通胀快速上升,其上升的程度、涉及的广度均远远超出了年初的预计。
展望2022年,朱海斌表示,首先后疫情的复苏在明年仍然会持续,从经济的增速来说2022年的增速会低于2021年。同时,明年疫情对于经济的冲击会进一步的减弱,从经济复苏来说,今年消费领域开始复苏,明年会进一步向服务业和生产的复苏蔓延。为什么明年会比今年增速低?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明年开始中国之外的很多其它国家也会慢慢地退出疫情期间的财政刺激政策。
其次,从经济增长而言,今年全球的非同步性仍会延续。根据朱海斌预测,美国在2022年年初基本上会回到2019年预测的增长轨迹,欧元区慢一点,要等到明年下半年或明年年底,新兴市场普遍要比2019年的预测要低三个百分点左右。
朱海斌表示,美国这一轮通胀的压力比其他国家大,除了全球供应链、疫情后的财政与货币政策之外,另一个原因在于美国的劳动力市场出现了劳动力短缺,包括疫情后人口退出劳动市场、老年人口不再工作、由于政府纾困等原因有些人不愿意进入市场,此外也与特朗普时代美国的移民政策发生变化有直接关系。根据朱海斌估算,过去5年美国移民相比之前累计少了约300万人。朱海斌还提到,他们估计明年年中、三季度美联储会开始加息。
对于中国市场,朱海斌表示,中国今年的“两个意料之中”,一是中国在主要的经济体里率先推出疫情的刺激政策,这个年初市场有非常好的共识;二是今年2021年作为新征程的起点,“十四五规划”的第一年,也作为2035、2049中长期发展的第一年,我们曾判断经济政策里会更多地往经济结构转型、调整这方面来做,今年的很多政策应对都是跟这两个判断相吻合。“意料之外”在于,今年的中国经济在政策退出和经济结构转型方面,从政策退出的力度和强度,到产业政策对市场的冲击,都远远超出了市场的年初的预计。
朱海斌表示:“今年中国经济政策的变化,我们相信只是一个起点,它代表的不仅仅是短期的周期性的经济政策的变化,更多代表的是中国对于未来30年到40年新发展理念在经济政策里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