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是多重约束下的最优解, 持续增强宏观经济稳定性
时间:2021-11-25 00:00:00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T  T

11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必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署名文章。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强调,必须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刘鹤撰文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需要,必须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相统一。高质量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是宏观经济稳定性增强的发展、要把培育有核心竞争力的优秀企业作为各类经济政策的重要出发点、是创新驱动的发展、要坚持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刘鹤的文章还谈及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和保障,强调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化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始终坚持改革开放、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高质量发展是多重约束下的最优解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刘鹤指出,不平衡不充分本质上是发展质量不高。在经济体系中,我们有些领域已经接近现代化了,有些还是半现代化的,有些则是很低效和过时的。现阶段,我国生产函数正在发生变化,经济发展的要素条件、组合方式、配置效率发生改变,面临的硬约束明显增多,资源环境的约束越来越接近上限,碳达峰碳中和成为我国中长期发展的重要框架,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创新成为多重约束下求最优解的过程。

2020年我国GDP突破100万亿元,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14亿中国人民人均GDP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形成拥有全球最多中等收入群体的超大市场。不过,我国经济增速从过去9%左右的高速增长,逐步回落至现阶段6%左右的增速。尤其是过去的十年间,我国经历了增速换挡期,从2011年9.6%的GDP增速,逐渐回落至2019年的6%。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持续低迷,外部需求对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弱化。我国劳动年龄人口(15-59岁)进入下降阶段,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减弱。更多新兴经济体加快了工业化步伐,利用其劳动力低成本优势吸纳制造业投资,加剧了世界市场竞争。我国市场需求结构加快升级,但国内供给侧还不能很好满足需求结构这一变化,导致越来越多的高端需求转向海外市场。内外部条件的变化,使得我国原有增长模式越来越受到制约,迫切需要推进高质量发展。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张永军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生产函数就是有关生产要素投入和产出的函数。我国从高速发展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后,劳动力不像过去那么充裕,部分工厂面临招工难题,机器(资本)替代劳动的现象增多;资源消耗量增大,部分能源、资源品对外依存度提高;如果沿用过去那种先污染后治理的生产方式,后续环境治理成本很高;原来依靠技术引进来提升产业水平,现在一些领域遭到了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这些都要求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增加产出效益,对要素投入比例会发生影响,也就影响到生产函数的形式和参数。

扎实促进共同富裕

《决议》提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刘鹤指出,我国经济的新增长点、新动力蕴含在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中,产生于人力资本质量提高的过程中。高质量发展就是要回归发展的本源,实现最大多数人的社会效用最大化。

进入新发展阶段,党中央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位置上。刘鹤指出,我们必须坚持通过推动高质量发展、通过共同艰苦奋斗促进共同富裕,必须最为广泛有效调动全社会积极性能动性,提升全社会人力资本质量和专业技能,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不搞平均主义,不搞杀富济贫、杀富致贫,避免掉入福利主义陷阱,通过14亿多人共同努力,一起迈入现代化。

人民群众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要解决这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也需要更加重视发展质量。

2020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22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为2.75万元。按照国内“三口之家年收入在10万到50万元人民币的人群”的标准来评估中等收入群体,目前中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在4亿人。中等收入群体的崛起,以及中国消费升级的推进,带来了可观的市场需求。不过,中国居民整体收入提升的背景下,收入差距过大依然是突出的问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报告指出,初步预计到2025年我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将超过5.6亿人,国内消费市场将超过美国,超大规模国内市场将成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优势,并增大我国回旋空间。但同时,也要持续推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今年以来,中央围绕扎实促进共同富裕的部署增多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