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人民币汇率的市场与政策逻辑
时间:2021-11-24 00:00:00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要点

不同因素对人民币汇率的作用方向不同,甚至同一因素在不同阶段的作用方向也不尽相同。所以,2021年人民币汇率走势一波三折、上下起伏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2020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势先抑后扬,自6月初以来震荡走高,到年底累计升值近10%,全年升值近7%。这是2015年“8.11”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录得的最大年度涨幅,而且是有外汇供求关系强劲支撑的上涨(2017年人民币逆袭主要是引入“逆周期因子”调控的结果,同期境内外汇依然供不应求)。在此背景下,市场极度看多人民币,激进的观点甚至认为2021年人民币将会升破六。

2020年底,我在研报《逻辑比结论重要:关于明年(2021年)货币政策与人民币汇率的猜想》和一财专栏文章《汇率研判要避免“打哪指哪”》中列举了影响人民币汇率走势的七个不确定性,并猜测2021年人民币汇率可能不会像大家想象的那么强。2021年初,在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年会上,面对主持人关于人民币会否破六的提问,我直言这将是小概率事件。

实际上,2021年前三季度,境内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和下午四点半收盘价分别在[6.3572,6.5713]和[6.3606,6.5739]的区间震荡;最大涨幅分别为2.6%和2.8%,累计涨幅分别为0.6%和1.2%。显然,我又猜对了2021年的人民币汇率走势。秉承“逻辑比结论更重要”的研究理念,复盘一下我对2021年人民币汇率走势的研判逻辑,是有必要也是有价值的。

关于2021年人民币汇率研判,我的一个重要逻辑出发点是,汇率是两种货币的比价关系,是相对价格,故研判人民币汇率走势不仅要看中国会发生什么,还要看境外特别是美国会发生什么。2020年下半年支持人民币升值的四大利好——疫情防控好、经济复苏快、中美利差大和美元走势弱,在2021年都有可能会发生动态演变。在研报中,我们列举了影响2021年人民币汇率走势的七个不确定性,包括疫情防控、经济复苏、出口前景、中美利差、美元指数、金融风险、大国博弈。此外,人民币汇率是有管理浮动,故政策因素对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影响也不容忽略。现在,我们可以逐一验证当时的研判逻辑是否成立或者兑现。

关于疫情防控。2020年底,我们提出,基准情形下,2021年,欧美通过疫苗接种逐渐达到群体免疫效果,而中国疫情防控的领先优势消失,甚至可能因疫情研发和供给问题出现“免疫落差”,而不得不继续维持“高筑墙”防范输入性病例的疫情防控措施。当然,如果疫苗接种失败,海外疫情失控,中国保持领先优势,但人民币走势取决于人民币资产的风险属性:若是风险资产,利空人民币;若是避险(或安全)资产,则利多人民币。

实际情形是,因为政府动员能力强、各界积极配合,人口基数和疫苗供给没有成为中国的防疫瓶颈。到2021年9月底,中国接种疫苗总计22.16亿剂,名列世界前茅;每百人接种疫苗153剂,相当于全球平均80剂的近两倍,名列世界第十。特别是中国推行“疫苗接种+疫苗防控”的措施,有效遏制了零星疫情爆发后大面积扩散。2021年三季度,中国出口继续超预期增长,就部分反映了东南亚国家疫情反弹导致的订单回流,进一步延长了中国的出口红利。不过,疫情防控常态化也影响了经济社会活动的正常化,尤其是对接触性、聚集性的服务和消费复苏形成巨大制约。三季度,国内疫情持续多点散发,这方面影响更加突出。如经文旅部数据中心测算,国庆七天长假期间,国内旅游出游5.15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减少1.5%,按可比口径恢复至疫前同期的70.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891亿元,同比减少4.7%,恢复至疫前同期的59.9%。与年内前5个月法定节假日相比,其恢复进度均有较多回落。公平地讲,疫情防控因素对于人民币汇率既非利多也非利空,影响偏中性。

关于经济复苏。当时我们提出,基准情形下,2021年,世界经济逐步重启,中国经济复苏的领先优势收敛,市场关注点可能转向中国经济增速前高后低的回落。鉴于疫前中国就已面临经济下行压力,若市场认为中国经济增速是回落到L型的一横上,将利多人民币;若认为是回落到L型的一竖上,将利空人民币。当然,如果海外疫情失控、全球经济重启受阻,则取决于中国经济能否独善其身。若中国继续一枝独秀,将利好人民币;反之,则利空人民币。

2021年上半年,中国实际经济同比增长12.7%,两年复合平均增长5.3%。经济持续稳定复苏,稳中向好、稳中加固,反映了中国有效实施宏观政策,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大战略成果。但进入三季度以来,疫情汛情叠加监管政策的影响,经济恢复不均衡、基础不稳固的矛盾更加凸显。7月份以来,政府多次强调要做好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统筹做好今明两年宏观政策衔接,统筹今年下半年和明年经济运行,着力保持运行在合理区间。这逐渐利空人民币。最近,市场开始担心中美货币政策重新错位,有可能会掣肘中国央行偏向稳增长的货币政策操作。

关于出口前景。当时我们指出,不排除2021年中国出口增速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出口份额趋于下降。届时,如果市场情绪偏空,则可能重新成为做空人民币的借口,因为市场可能会将此归咎为人民币过度升值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