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泽平:2021中国新国潮报告
时间:2021-11-24 00:00:00来自:新浪财经字号:T  T

中国人均GDP已突破1万美元,新国潮消费时代来临!消费市场呈现新气象,新式茶饮变种传统茶文化受到年轻人追捧、《哪吒》刷新国人对国产动画认知、李宁携中国元素亮相国际秀场、自主品牌手机和新能源车正走出国门。这些现象标志着“国潮”崛起,在国货、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全面绽放。

什么是国潮消费?因何崛起?带来哪些新机遇?我们将推出新国潮系列报告,本文为总述篇。

1国货正当“潮”!

什么是国潮?就是新时代下,“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与“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碰撞出的火花。

2019年中国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正逐步迈入个性化消费时代。新国潮消费崛起,并渗透到国货、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2018年被称为“国潮元年”,中国李宁携带中国元素亮相国际秀场,故宫口红推出即遭疯抢,北京卫视打造《上新了·故宫》、《我在颐和园等你》等系列国潮文化节目,五菱宏光Mini成为“爆款”车。越来越多的国货将新技术新潮流融入品牌文化,以全新的姿态再现大众视野,各行各业百花齐放。

《百度2021国潮骄傲搜索数据》指出,国潮在过去十年关注度上涨528%,2021年国货品牌关注度达到洋货品牌的3倍。手机、服饰、汽车、美妆、食品、家电依次成为国货关注度增长最快的六大品类。

1.1现象一:国货消费,快消品国货品牌实现突破

国货快消品引领国潮经济强势崛起,传统老牌通过品牌创新、后起品牌通过差异化定位快速涌入市场。本土快消品对国外品牌的替代能力逐渐增强,服饰、美妆、食品表现尤为明显。

国潮服饰是2021年国潮话题榜第二,2016-2021年国货服饰热度上升56%;其中,代表健康生活的运动鞋服备受追捧。国内市场前五头部分别是耐克、阿迪、安踏、李宁、特步,近年也不乏后起之秀,如鸿星尔克、361度、匹克、回力等。据Euromonitor数据,2020年中国运动鞋服的市场规模3150亿元,2015-2020年均复合增速达13.5%,远高于中国服装行业整体增速2.7%;预计2025年中国运动鞋服市场规模接近6000亿元。市场格局方面,中国企业CR326.8%(安踏、李宁和特步);TOP5品牌依次为耐克、阿迪、安踏、李宁和斐乐,市场份额19.8%、17.2%、9.0%、6.7%和6.4%。

国货美妆是2021年国潮话题榜第三,2016-2021年国货美妆热度上升45%;其中,国货彩妆、功能性护肤品出圈。据Euromonitor数据,2020年中国美妆市场规模为5199亿元,2015-2020年均复合增长10.3%,预计2025年中国美妆市场规模突破9000亿元。

1)2020年中国彩妆市场规模596亿元,2015-2020年均复合增长18.7%;预计2025中国彩妆市场规模突破1200亿元。市场格局方面,中国品牌CR314.3%(完美日记、花西子、卡姿兰);TOP5品牌依次为美宝莲、完美日记、迪奥、巴黎欧莱雅、花西子,完美日记和花西子均是近五年迅速崛起的中国品牌。

2)护肤品市场仍以欧美品牌为主,但国货在功能性赛道实现突破。2020年中国功能性护肤品市场规模192亿美元,2015-2020年均复合增长25.5%,市场潜力巨大。其中,国产品牌薇诺娜荣登市场份额榜首,2015-2020年市场份额从6.5%升至21.3%,远超一众欧美大牌。

3)男士美妆悄然崛起,据天猫数据,2021“十一黄金周”前三天,男性彩妆成交额同比增长69.9%。

2016-2021年国货食品饮料热度上升38%,2021年国货食品饮料热度是海外品牌的3倍。国货食品饮料顺应本土饮食习惯,超七成国牌跻身国内市场份额前十。传统品牌占据市场龙头,新品牌在细分赛道发力。据《2021胡润品牌榜》,食品饮料行业海天、农夫山泉、伊利、飞鹤、蒙牛等中国品牌排名前五。主打“轻降运动”的健康饮食、以及迎合新社交功能的新茶饮,成为竞相追捧的新赛道,成就了元气森林、喜茶、奈雪的茶、茶颜悦色等一众品牌。2020年无糖饮料、营养代餐、健康零食热度较2019年分别增长73%、207%、83%。2018-2020年,元气森林在碳酸饮料市场份额从0.3%升至2.1%。

1.2现象二:科技自信,科技出海与进口替代并行

国潮与科技碰撞出新的火花。伴随中国科技力量的提升,带有质量保证和价格优势的产品,手机、汽车、家电,正走出国门受到国际认可。

国货数码是2021年国潮话题榜第一,2016-2021年国货手机热度上升62%,2021年国货手机热度是海外品牌的5倍。国内市场,据Counterpoint数据,2021Q3国内市场份额TOP5分别vivo、Oppo、荣耀、小米、苹果,市场份额23%、20%、15%、14%和13%。国际市场,2021Q3全球市场份额TOP5分别三星、苹果、小米、OPPO和vivo,市场份额22%、16%、14%、10%和10%。我国在光学、摄像头、声学各个领域产业链日趋完善,5G、自主芯片、AI摄影、全面屏、快充等话题被热议。

2016-2021年汽车关注度上升52%,自主品牌关注度是海外品牌的3倍。新能源汽车空间巨大,2021年9月国内销售渗透率为20.4%,提前实现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提及的“新能车渗透率2025年破20%”的目标,并朝着50%的销售渗透率加速发展。从保有量来看,截至2021年9月,我国新能源车型保有量为678万辆左右,较2015年增长10.6倍,占全国汽车总量的2.28%,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国内市场,202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