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均GDP第一城住房简史:从地窝子到戈壁别墅
时间:2021-11-23 00:00:00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中国人均GDP排名第一的城市,不是北上广深,也压根不在东部沿海,而是位于北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的克拉玛依,一座因石油而生的城市。

准葛尔盆地中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天地苍茫,砾石漫生,摇曳的红柳和梭梭草为这由黄沙黑石构成的世界,增添了仅有的生机。直到成片的“磕头机”开始出现,才让人意识到这里并不是没有人烟的荒野。走向戈壁更深处,成片的别墅群映入眼帘,更是令人感慨:不愧是克拉玛依!

2020年,克拉玛依的GDP总量高达887亿元,人均GDP达到18万元,是上海的1.2倍、武汉的1.4倍、成都的双倍。克拉玛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万元,远超我国平均3.2万元的人均水准。这座只有64年建城史的城市,随着石油化工产业的发展,居民从戈壁滩地窝子搬进了高楼大厦和别墅,他们不必为房价而焦虑。

住别墅的不必是土豪

近年来,到北疆游玩的内地游客越来越多。尹秀秀是乌鲁木齐人,从事导游工作已经十余年,每当她带着游客驶近克拉玛依的戈壁滩,耳中会传来游客的感慨:“沙漠戈壁里竟然有别墅?土豪啊!”

尹秀秀就会骄傲地向游客们介绍起克拉玛依,在过去30年间,它常常站上全国人均GDP第一名的位置,“克拉玛依是全疆最富裕的城市,能住上别墅的也不算土豪呢。”

李晓溪是土生土长的90后克拉玛依女孩,父亲在石油系统,成长环境属于当地典型的小康之家。在李晓溪的记忆里,克拉玛依的生活是安逸宁静的,90年代全家就住在八九十平方米的楼房里,为父母的单位福利分房,楼梯房,一共6层。最近十几年,克拉玛依的住宅也商品化了,高层电梯小区楼盘拔地而起,李晓溪父母又买了一套120多平方米的高层新房。她表示,在当地住联排别墅、独栋别墅也并不稀奇,价格不贵,“有个朋友家买了独栋别墅,空闲时可以去附近的戈壁跑步”。

在安居客网站上,克拉玛依市区普通住宅的价格在4000-5000元/平方米,一套上百平米的房子只需要四五十万就能全款买下;区位较好的豪宅别墅价格在7000-10000元/平方米,一套两三百平方米的别墅,价格一般为200万元上下。

“克拉玛依地广人稀,买别墅还带很大的院子和土地。”李晓溪介绍称,别墅带大院子、带独立车库,甚至还有带观赏鱼塘、带私家泳池的,这些都是当地别墅的卖点。

买房不是让克拉玛依人焦虑的事儿。

克拉玛依是因石油而建的城市,目前采取一种特殊的行政制度,即克拉玛依市与新疆油田公司为一个党委、一套班子,同时行使克拉玛依市委和新疆油田公司党委两种职权,克拉玛依市人民政府与新疆油田公司政企机构分设。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克拉玛依人口接近50万。大部分户籍人口,都有稳定的工作和不错的收入。

尹秀秀说,那些穿着中石油制服的小伙子,过去常被老百姓称为“石油鬼子”,这个称呼也被石油人用来自嘲。由于石油工人工作环境艰苦,老是蓬头垢面,所以起初“石油鬼子”称呼暗含贬义,但随着石油系统待遇提升,“石油鬼子”又成了香饽饽,“20年前,很多人抢着要把女儿嫁给‘石油鬼子’”。虽然现在当地石油系统的福利已经不比20年前,但收入仍保持较高水平,吸引了不少大学生落户。

石油工人平时奋战在环境艰苦的油田里,妻子带着孩子生活在克拉玛依城区,遇到难得的假期,石油工人才能坐着班车回到家中团聚,这成了几代克拉玛依石油人的生活模式。

和百里油田那种一片荒凉的景象完全不一样,克拉玛依人把他们的家园、孩子自小成长的地方,建设成了绿色宜居的城市,流水潺潺,树木葱郁。人工引水的克拉玛依河两岸,是赏心悦目的绿色长廊,喷泉、公园、住宅小区、体育场所在市区遍布,人均绿化面积达到12平方米。

如果不了解这座城市的历史,根本无法将眼前的绿色之城和亘古戈壁联系起来。

石油人的“地窝子”记忆

“啊克拉玛依,我不愿意走进你,你没有草没有水,连鸟儿也不飞。”上世纪50年代,著名音乐家吕远在《克拉玛依之歌》中写道。

当地人都说,失去水的土地,草原上的鹰不飞去,哈萨克人的牛羊也不会去。

黑色的石油改变了这片荒野的命运。1955年,由8个民族、36人组成的青年钻井队,带着简单的工具,成功让黑油山一号井喷出工业性油流,宣告了新中国第一个大油田——克拉玛依油田被发现。

出于当时复杂的形势考虑,这个消息直到次年才被报道出来。当音乐家吕远看到这则新闻时,他很想为克拉玛依写一首歌,但是他对克拉玛依近乎一无所知,地图上找不到克拉玛依,也查不到资料。通过翻看苏联纪录片以及到兰州体验劳动,吕远最终通过想象和他人的口述,在歌中写出了克拉玛依的恶劣自然环境以及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

接下来两三年时间,4万多来自全国各地的石油人聚集到克拉玛依开展生产。夏天,他们要忍受零上40摄氏度的酷暑;冬天,克拉玛依则处于零下40摄氏度的极端严寒中。当首批工人来到克拉玛依,面对荒滩戈壁时,他们挥动铁锹,挖出了一片片“地窝子”,这就是克拉玛依人最早的住房形式。

地窝子起源于新疆,历代军民屯垦戍边最初就以地窝子为家。1954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