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蜡染00后传承人回归:新旧融合推动手工体验店
时间:2021-11-18 00:00:00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T  T

在贵州黔东南州的大山深处,苗族流传着一首关于蜡染神话的古歌。

歌中说:女神娃爽为了制作撑天伞请蜂神在白布上涂蜡跳舞,然后请蓝靛神将布染成蓝底白花的蜡染布。最终,娃爽女神用蜡染布制成了撑天伞,并将这蜡染技艺传给了阿仰和阿卜两位苗族姑娘。

与世隔绝的艰苦环境中,苗族人与蜡染中的蓝色众神、山川生灵沟通共舞,在美和诗意里繁衍生活了上千年。然而时过境迁,蜡染遭逢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

如何传承蜡染这项国家级非遗文化,使其在创新中焕发新的生命力?00后的非遗蜡染传承人王欣颖选择了在商业化中传承与创新,这也是大多数“非遗”的命运选择。变技艺为商机,联动线上销售与线下就业、旅游,在传承非遗蜡染的过程中,实现脱贫增收,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的融合,苗族蜡染浴火重生的故事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我觉得蜡染已经获得了新生,从快要被人们遗忘的边缘到列入国家非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蜡染文化。”王欣颖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千年蜡染传承之困

蜡染,古称“蜡缬”,苗语称“务图”,意为“蜡染服”,是贵州省丹寨县、安顺县、织金县苗族世代传承的传统手工艺。丹寨蜡染甚至被称为“东方第一染”。

据了解,蜡染的制作流程首先是用特制蜡刀蘸取蜡液,在白布上绘制蝴蝶纹、鱼鸟纹等图案,然后浸入靛蓝染缸,用水煮脱蜡即现花纹。脱蜡时蜡迹破裂,染液渗入,使蜡染呈现似瓷釉般“冰裂开片”的纹理效果,造就了蜡染独一无二、清新素净的美感。

按照民族习俗,苗族的所有女性都要自幼学习蜡染,栽靛植棉、纺纱织布、画蜡挑秀、浸染剪裁,代代相传。通过把各种动植物形象进行艺术夸张、变形与融合,苗族女性以天马行空的瑰丽想象,创造了一个奇妙、和谐的生命神话世界。

时过境迁,蜡染遭逢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随着科技发展,纺织品种类愈加丰富,蜡染作为苗族主流纺织品的地位开始动摇。山外的繁华世界让一颗颗年轻的心飘向远方,自用而难以销售的蜡染技艺地位骤降。

王欣颖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以前,蜡染一般是用来做方巾和衣服。因为需要全程手工制作,成本较高,所以制成衣服售卖的价格相对较高。相比于市场上工厂化的服饰,蜡染服饰从价格上来说就没有竞争力。耗时耗力,却收入甚微,蜡染很难打开市场。”

实际上,无论是替代品危机,还是后继无人的窘境,归根结底是蜡染制品没有适应现代化所致。如果能够将蜡染制品改造升级,打开蜡染市场,提升其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这场危局或可迎刃而解。2006年,凭借精绝的技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蜡染被列入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苗族蜡染的千年传承迎来转机。

“出走”的传承人回归之后

2017年,00后丹寨姑娘王欣颖从浙江返乡,入驻家乡的万达小镇,两年后,她被评为蜡染非遗传承人,见证了苗族蜡染的商业化新生。

从蜡染体验店起步,王欣颖在老师杨而报浪的帮助下开始艰辛创业,但是体验店的销售业绩起初并不理想。“开始的时候,因为产品太过于传统,很多都销售不出去,也有很多游客不理解为什么蜡染这么贵。”王欣颖在回忆体验店前期经营状况时说道。

记者了解到,传统的蜡染制品以苗族自用为主,多为女性服饰、床单、被面、包袱布、包头巾等生活用品,在现代社会的适用性不强,且因其独特的纯手工工艺而售价高昂,不了解蜡染艺术价值的游客自然不愿买账。

随着游客越来越多,顾客愈发多样化的产品需求让王欣颖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她开始尝试突破传统蜡染制品的局限,开发了桌布、抱枕、手提包等一系列契合现代人生活习惯的周边产品,从生产端纠偏产品需求和供给的错位。

此外,多元化的产品策略,也有利于蜡染打开中低端市场。据唯品会公益联合艾瑞咨询、广东省振兴传统工艺工作站、文木文化遗产技术服务中心共同发布的《2019年非遗新经济消费报告》,对唯品会唯梦工坊非遗产品的调研发现,300元以下的亲民化产品定价最受欢迎。而除服饰和大幅装饰画外,其他小件蜡染物品价格都相对低廉,也更容易实现薄利多销。

蜡染品销售的另一大难点在于商品价值的传达。兼具艺术性和实用性的蜡染制品,如果价格远超顾客心理预期,销售依旧难以达成。对蜡染来说,高成本的制作难以促使价格一再下调。

要打破买卖僵局,更好的选择或许是让消费者重新认识蜡染。

如何让顾客重新认识蜡染呢?王欣颖借助体验店做到了。

王欣颖不仅自己在体验馆展示蜡染的制作过程,还为游客提供专门的蜡染体验服务。通过亲身参与蜡染制作,游客在点蜡、浸染、脱蜡的细节中,更深切地体会到蜡染凝结的劳动价值和审美意趣。因为懂得,所以退步,游客的心理价位逐渐上升,能接受蜡染定价的人也越来越多。

记者打开淘宝购物页面,搜索“苗族蜡染”,展示的相关商品有上千件,产品种类覆盖装饰画、香囊、玩偶、杯垫、桌布、抱枕、服饰和包袋等。其中,最贵商品的卖价超过5000元人民币,但即便是3000多元的装饰画也有成交量。可见,坚守蜡染的价值能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