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农村创业去
时间:2021-11-18 00:00:00来自:经济参考报字号:T  T

“没想到娃娃们的‘金点子’真能变成‘真金白银’!”南昌大学“珍蚌珍美”项目在7省份推广后,受益农民对此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近年来,创业方向在悄然发生改变,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大背景下,“三农”领域正在成为创新创业的“主战场”之一。

作为创新创业的生力军,一批批青年学子走出校园、深入田间地头,将好创意、金点子应用到农村各个领域,发挥所长的同时也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对此,业界专家表示,要将“双创”教育深度融入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出更多敢闯会创的高素质人才。

把“金点子”撒向田野

10月,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在南昌大学举办。《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发现,入围总决赛的1085个项目中,有的聚焦重大科研攻关,也有不少面向基层乡村。

六年前,在云南大学读研究生的何永群,回到迪庆州香格里拉金江镇创业养殖豪猪,累计带动3411户贫困户脱贫。去年,受疫情影响豪猪养殖停摆。在此情况下,她依托云南大学创新创业项目“红岭金”,带领乡亲们二次创业,转型家禽养殖、菌菇种植和乡村旅游,一年多来创收529.7万元,带动近2000人就业。

如今,何永群的创业故事激励了云南大学近百名学生加入“红岭金”项目。何永群说:“创业六年最大的收获,是看到了乡亲们致富后的笑脸,而这也进一步坚定了我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的决心。”

这样的创新创业故事并非个例。井冈山大学“百年好合”项目团队,利用所掌握的百合种植技术助力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先后在江西莲花县和井冈山等地因地制宜发展百合产业,种植面积达3.8万余亩,助力3500户贫困户顺利脱贫。

“井冈山大学师生团队针对莲花县10.8万亩荒山,制定了‘山地百合种植’产业模式,目前已发展以卷丹百合和龙牙百合为主的山地百合1.2万亩,将荒山变成农民的致富之山。”莲花县农业农村局党委委员彭晓林说,截至目前,全县有52个行政村发展百合种植,每年可带动脱贫劳动力650人就业务工,实现人年均增收3000元,为巩固提升脱贫成效作出了积极贡献。

《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发现,越来越多大学生愿意走向基层,发挥所长创新创业。他们不仅让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在创业过程中也展现出敢闯会创的可贵素质,拓宽了人生发展道路。

教育部高教司数据显示,五年来,超过400万大学生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帮助贫困地区和城乡社区发展。今年,全国共有2586所院校的40万个创新创业团队、181万名大学生扎根革命老区、城乡社区创新创业,共对接农户105万户、企业2.1万多家,签订合作协议3万余项。

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认为,“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把思政教育、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探索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树立了新的人才培养观和教学质量观,不仅为基层发展提供了一支具有强大活力的人才大军,也让青年学子在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文化传统教育,增长才干、锻炼品德。

以实际问题为导向

受访大学生表示,参与创新创业大赛的过程,让他们进一步思考在什么领域创新、用什么方法创业、如何找到创新创业的价值。

从高校课堂到基层一线。受访大学生表示,过去创新创业往往从实验室开始,以技术突破推动项目应用,进而孵化创新产品、成立企业、带动就业,而如今大学生直接深入基层一线,以基层实际问题为导向进行创新创业。

南昌大学“珍蚌珍美”项目,通过在广大农村推广“鱼蚌+”(通过养蚌净化水质)生态治水新技术和理念,将优质蚌苗推广到全国7个省份,覆盖了30余个村庄,精准治理水体富营养化污染面积2.4万亩,同时带来亩均增收2000元以上,带动6000余人就业。

“作为农学专业学生,农村才是我们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团队成员、大四学生阮庆欣说,不深入基层,他们不知道实验室里的“优质蚌”能给老百姓带来如此大的收益。

河北农业大学“梨想”团队以梨树栽植扭转河北威县砂质土壤的生态劣势,当地的生态环境大为改观,还建成了新型梨园236个,带动1.87万农民就业。

从项目评审到实践检验。受访大学生团队表示,以往创新创业成果更多体现为结项书上的数据报表,深入基层后才发现项目价值最终要经受实践检验。

华南农业大学“未来农机”团队,创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机北斗自动导航产品,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四年间在新疆、山东等地共推广应用面积200多万亩,实现节本增效2.5亿元。“我们的项目经过实践检验,让乡亲们感受到北斗导航并非遥不可及,这才是最大的成果。”项目组成员关锦杰说。

乌蒙山片区,干旱缺水、土地贫瘠,青年人大多外出务工,当地村民缺乏资金和技术。

2015年,云南大学滇池学院“彩云本草”项目负责人、工程管理专业学生赵庆早,带领一群“90后”大学生先后走访了乌蒙山区的会泽、罗平、富源等县,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

青年学子团队依托乌蒙山区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致力于打造现代化互联网云端数据库下的智能化中药材种植,为人们提供优质、低价的好药材,并通过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