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经济:投资需求再降温
生产:生产仍然受限
上周在下游汽车行业,半钢胎开工率为60%,相比前一周有所回升,但仍位于2018年以来同期低位。在中游化工行业,PTA产业链的负荷率分化,其中PTA、聚酯工厂有所回落,江浙织机有所回升。在中游钢铁行业,上周全国高炉开工率回升至49.2%,焦炉生产率回落至64.2%,Mysteel样本钢厂钢材的产量环比继续回落,位于2018年以来同期低位。此外,沿海八省的日均耗煤量环比有所回落。我们认为,部分地区限产的影响仍在持续,生产的表现仍然偏弱。
需求:内需仍然偏弱
投资:建筑用钢成交量回升,水泥出货率下行。上周地产销售面积环比有所回升,或与季节性因素有关,而土地成交面积环比继续下滑,不及近年同期水平,房地产市场的表现仍然较弱。在建材方面,上周建筑用钢成交量有所回升,但仍处于2019年以来同期低位,水泥出货率继续下行,明显低于过去两年同期水平。整体来看,投资需求依旧偏弱,值得关注的是,供给虽然仍然受到限制,但似乎需求下行更快。消费:汽车销售偏弱,票房收入回落。在汽车行业,11月6日当周,乘用车批发、零售销量同比增速分别为-35%、-9%。在文娱方面,11月6日当周,观影人次和电影票房收入较前一周均有所回落。值得关注的是,近期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消费或受压制仍然恢复偏慢。11月13日,国家卫健委表示,本轮疫情波及全国21个省份,要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策略不动摇,坚持“动态清零”的防疫目标。考虑到疫情防控的压制,我们认为,消费仍将延续缓慢恢复的态势。出口:景气度回落。上周CCFI指数和BDI指数环比双双下行,出口景气度较前期有所回落。
价格:原材料价格回落
主要食品价格上行,其中菜价回升,猪价续涨。上周水果、鸡蛋价格环比分别回升2.3%、0.2%。值得关注的是,上周蔬菜价格环比回升1.9%,11月9日,农业农村部表示,今冬明春“菜篮子”产品生产基础坚实,强调要进一步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保障生产供给,确保市场供应数量充足、品类丰富、价格基本稳定,我们预计接下来菜价上行空间有限。
上周猪价环比回升4.5%,延续上涨趋势。11月11日,农业农村部表示,近期猪价虽有所反弹,但市场供应相对宽松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今后一个时期稳定生猪生产的关键在于适度去产能,防止长时间亏损造成后期产能过度下降,引发生产大起大落。我们认为,猪价短期上涨主要与猪肉季节性消费需求回暖有关,本轮周期猪价见底回升的趋势有望在明年二季度出现。
主要工业品价格回落,而油价小幅回升。上周钢价和水泥价格环比继续回落。近期决策层多措并举,全力保供稳价取得一定成效,上周煤炭价格继续回落。此外,上周国际油价小幅回升,布油和WTI原油价格环比分别回升0.3%和0.2%。随着美国经济持续复苏,短期油价仍受支撑。
短期通胀分化趋势或将减弱。11月以来,在食品价格方面,水果、鸡蛋、猪肉价格持续回升,蔬菜价格经历短期回落后再度反弹。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工业品方面,在保供稳价等政策的干预下,煤价、钢价回落趋势明显。整体来看,短期通胀分化趋势或将减弱。
库存:持续回升上周钢铁社会库存继续回升,超过去年同期水平。近期,国家发改委表示,寒潮后煤炭生产快速恢复。11月9日全国统调电厂供煤大于耗煤再次超过150万吨,存煤突破1.2亿吨,较10月底增加超过1200万吨,可用天数提升至21天。值得关注的是,上周钢铁社会库存小幅回落,而钢厂库存、水泥库容比继续回升,创下2018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此外,在PTA产业链,上周PTA、聚酯切片和POY的库存天数较前一周均有所回升。整体来看,钢铁、水泥等供给仍在下行,而近期库存呈现回升趋势,反映了需求下行速度或快于供给。
流动性:央行净投放资金上周货币利率分化。上周R001和DR001均值分别为1.96%、1.92%,较前一周均下行6bp。R007和DR007均值分别为2.20%、2.12%,较前一周分别上行2bp和下行1bp。上周央行净投放资金。上周央行逆回购投放资金5000亿元,到期回笼资金2200亿元,公开市场净投放资金2800亿元。11月8日,央行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我们认为,在通胀仍有压力的情况下,结构化的工具在逐渐发挥主导作用,并且通过直达实体定向宽信用。所以短期内降息的可能性不大,或将等到供给端政策的执行有所放松,经济从类滞胀转向类通缩,降息的空间才能打开。上周美元指数回升,人民币汇率升值。截至11月12日,美元指数为95.12,较前一周末回升。离岸人民币和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分别为6.38和6.39,与前一周末相比小幅升值。10月美国CPI季调同比为6.2%,环比上涨0.9%,超出市场预期。我们认为,美国通胀短期难以降温,市场加息预期较高。
政策:碳减排支持工具推出
央行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人民银行通过碳减排支持工具向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引导金融机构在自主决策、自担风险的前提下,向碳减排重点领域内的各类企业一视同仁提供碳减排贷款,贷款利率应与同期限档次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大致持平。碳减排支持工具发放对象暂定为全国性金融机构,人民银行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