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平:如何看待当下的银行货币创造功能
时间:2021-11-15 00:00:00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2020年以来,稳健货币政策在推进经济恢复、保持就业和物价稳定、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当前,货币金融领域存在一系列引人注目的现象,需要理性地分析判断银行货币创造功能与货币政策效应。

信贷与社融

信贷和社融是观察货币政策运行效应的重要领域。2021年以来,信贷和社融增速明显放缓。2020年前三季度信贷增量和社融增量比上年同期分别多增2.63万亿元和9万亿元;而2021年前三季度信贷增量和社融增量比上年同期分别多增4616亿元和少增4.87万亿元,增量出现明显下降。2021年三季度末信贷增速为11.9%,比2020年一季度信贷增速12.7%要低0.8个百分点。2021年三季度末社融增速为10.0%,同样低于2020年一季度的11.5%。2020年一季度是疫情冲击影响最大的阶段,而2021年三季度是在经济复苏一年半之后,信贷与社融增速已降至疫情之前水平。还需要关注的是,2021年前三季度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量较2020年前三季度多增1.2万亿元,而2020年前三季度则较2019年前三季度多增了2.87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量也出现较大的下降。

这种信贷和社融增量上的变化,其中有一定的合理成分,即经济恢复了,货币政策没必要持续保持扩张。但从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的要求看,2021年前三季度GDP增速超过了10%,但信贷和社融增速却出现下降。既然货币政策并没有为应对疫情冲击而大幅宽松,那么经济走向恢复之路后,信贷与社融也就不应该明显收紧。另一方面,信贷与社融明显放缓可能反映了市场需求不足,经济主体对未来经济发展预期偏向谨慎。

重要的是需要认清目前银行体系的流动性状况。2020年下半年以来,银行业存量存贷比一直保持上升趋势。2021年9月末银行存量存贷比已经达到82.5%,工、农、中、建、交五大行存量存贷比分别为77.05%、77.78%、86.69%、82.95%和92.54%;同期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存量存贷比则普遍超过90%,部分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存量存贷比甚至超过110%。同期金融机构增量存贷比为100.6%,工、农、中、建、交五大行增量存贷比分别为109.7%、106.8%、129.0%、108.1%、138.0%,均高于100%,甚至几家大型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增量存贷比超过了120%。

目前,中国银行业存贷比状况是十分罕见的。尽管商业银行存贷比是个监测指标,但其水平之高反映银行体系负债紧张的状况是个客观事实,不能不引起重视。2021年初以来,银行业各项存款增速明显放缓,三季度更是降至9%以下,而信贷增速则仍在12%以上(除9月增速11.9%之外),表明未来存贷比依然存在上行压力。

债券市场和货币市场是银行的重要负债来源,但银行在市场发债融资会受到监管指标制约,不存在大幅扩张的空间;而货币市场的资金为短期性的,难以大量用作银行中长期信贷投放,否则期限错配会带来风险,也为监管指标不允许。在主要负债来源增长明显慢于资产增速的情况下,如果不考虑货币市场融资来源,除去准备金和备付金,未来大中小银行能够提供的信贷增量可能较为有限,在支持实体经济持续复苏方面很可能力不从心。

货币市场利率与广义货币M2

价格是观察市场流动性的重要角度,目前的市场情况是短期利率和中长期利率表现各异。一般认为,长期利率代表市场对未来经济增长和通胀的预期,受宏观经济基本面影响较大,而短期利率则受当前流动性宽松程度影响较大。长期利率上行减缓或开始回落反映未来经济增长预期降低,短期利率上升反映信贷收紧,二者利差收窄预示经济下行压力增大。

2020年以来,短期市场利率围绕逆回购利率上下波动。2020年1月末7天逆回购利率降至2.4%,后于2020年3月末进一步降至2.2%,带动短期市场利率下降。7天存款类机构质押式回购加权利率(DR007)在2020年末、2021年一季度末、二季度末、三季度末分别为2.46%、2.29%、2.55%、2.27%,10月期间降至1.83%后又回升至2.34%,目前基本维持在2.20%上下波动。短期利率较为平稳并处在相对较低水平,主要得益于央行的积极调控。

与此同时,中长期利率则呈下降趋势,2020年4月至今,一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维持在2.95%,一年期LPR同步维持在3.85%。而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则呈下降趋势,由2018年二季度的5.94%降至2021年二季度的4.93%。

2020年11月末至今,我国国债收益率略呈下降趋势,但利差保持基本稳定。一年期国债收益率在2020年末、2021年一季度末、二季度末、三季度末分别为2.60%、2.59%、2.45%、2.32%;同期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为3.22%、3.22%、3.14%、2.88%。2021年十年期与一年期国债收益率平均利差为0.68%,利差维持在0.48%~0.88%之间,保持基本稳定。目前短期利率基本稳定,而中长期利率有所下降,可能表明市场对未来经济增长前景有些担忧。

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8.3%,较二季度末增速环比小幅下降0.3个百分点,同比回落2.6个百分点;M2与年化名义GDP之比为209.3%,较2020年末大幅下降6.0个百分点。现实中的广义货币M2是由银行通过贷款等信用扩张创造而来的,广义货币创造的直接主体是银行。M2增速明显放缓,直接反映的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