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宏观经济数据透露什么信号?四家机构最新解读来了
时间:2021-11-13 00:00:00来自:券商中国字号:T  T

近期,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823131亿元,同比增长9.8%,两年平均增长5.2%,其中三季度同比增长4.9%,两年平均增长4.9%。

总体来看,前三季度,国民经济总体保持恢复态势,结构调整稳步推进,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在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冲击的背景下,中国亮出的这份成绩单令全球侧目。

券商中国记者采访了汇添富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前海开源基金、重阳投资等多家机构投资者,机构投研人士普遍认为,尽管宏观经济增速有所回落,但仍然处在合理区间,在经济总量保持稳定增长的同时,前三季度结构上亮点频现,展现出中国经济强大的韧性和活力。

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并未改变

重阳投资认为,在基数抬升、局部散发疫情和水灾等多重负面因素影响下,三季度中国经济仍然交出了GDP同比增长4.9%、两年复合增长4.9%的亮丽答卷。尽管增速有所回落,但仍然处在合理区间。

具体来看,工业部门产能利用率处于高位,成为全球供应链的稳定器。三季度工业部门产能利用率为77.1%,去年下半年以来持续处于历史高位区间。三季度东南亚地区许多工厂受到疫情影响停工,进一步凸显了中国对于稳定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重要性。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出口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超过20%,中国出口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持续提升。

经济新动能快速成长。中国经济正处于新旧动能切换、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72.5%和57.8%。在各项产业政策的引领下,国内企业持续加大创新领域投入,有望在光伏、新能源车和高端制造等领域形成集群优势。

就业情况持续向好。就业优先政策持续显效,大学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得到改善,9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降至4.9%,创下疫情后乃至2019年以来最低水平。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人民群众享受更多的绿色福祉。1-8月份,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6.5%。需要指出的是,PM2.5平均浓度下降是在前三季度工业产能利用率和能耗指标均处高位的情况下实现的。在持续的减排降碳投入下,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取得了双丰收。

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平稳运行,离不开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前三季度,全国新增减税降费9101亿元,其中新增减税7889亿元,新增降费1212亿元。这些减税降费措施大大增强了市场主体活力。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市场主体总量突破1.5亿户,其中近10年就新增了1亿户。这些市场主体构成了稳就业、惠民生的中坚力量。

重阳投资认为,前瞻来看,尽管中国经济仍将面临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不确定性挑战,但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随着各项跨周期和稳预期政策的落地,中国经济增长有望继续保持在合理区间。

汇添富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韩贤旺表示,我们认为经济基本面层面出口年末有回落风险,地产继续下行,加上限电限产影响,四季度基本面仍有下行压力,但考虑财政发力贡献,预计四季度GDP同比(两年复合增速)较三季度有所回升,明年一季度,预计出口下行压力加剧,在此环境下,GDP增速有望继续小幅下探。通胀方面我们认为PPI明年将下行,CPI稳步上行,PPI-CPI收敛。

广义财政将加快支出力度,专项债加快发行节奏;宽信用倾向逐步呈现,部分政策可能进行微调,预计社融四季度呈现小幅提升。

通胀方面,PPI在高基数效应下,明年呈现明显回落,CPI及核心CPI预计四季度及明年上半年稳步抬升但无明显通胀压力。

精准调控助力经济稳步恢复

交银施罗德基金认为,全球疫情反复和大宗商品价格高企等因素给三季度的经济增长带来了一定挑战,虽然要面对这些困难,但是全国各地区通过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强化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有效地应对了疫情汛情等多重考验。三季度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发展,主要宏观指标处于合理区间,经济运行也呈现出不少亮点。

首先,经济持续恢复,就业总体改善。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9%,环比增长0.2%,延续扩张态势。而在经济持续恢复下,就业岗位也有所增加。三季度,我国城镇新增就业达到1045万人,已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95%,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走势稳中有降。

其次,服务业发挥引擎作用,新动能彰显发展活力。从行业表现上来看,服务业持续发挥“主引擎”作用,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超过经济整体增速。特别是服务业转型升级趋势尤为明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广泛渗透,直播电商、短视频电商、社区团购等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促进市场销售增长。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向更多服务业场景延伸,产业融合不断深化,带动相关服务业快速增长。

第三,高技术制造业投资高速增长。从投资端来看,制造业投资特别是高技术制造业投资保持了较高增速,而对应到利润端,三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33.6%,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19.3个百分点,引领作用显著。在政策强调保持制造业基本比重,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背景下,经济中的创新动能有望进一步增强。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