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范围内,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终极目的是什么?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不确定性仍未能消除的情况下,作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发展火车头的中国,正在试图用自身的实践,来对这个复杂而又深远的问题给出答案。
这个答案就是为了实现社会公众的美好生活。那么,经由何种发展之路,才能达成这一目标——高质量发展显然是其中的要义之所在。
在“2021(第十九届)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周”上,《中国经营报》总编辑李佩钰表示,唯有实现高质量发展,方才能够构建真正的美好生活,这既关乎人民群众和社会公众家庭财富的增长,也关乎城市的高水平治理与建设能够营造的良好生活环境。
为此,第十九届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中,专场召开“2021中国城市运营与发展峰会”,深入探讨中国城市通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国的社会公众和城市管理经历了极不平凡的两年。
近段时间,疫情的再次反复,不仅考验着一个城市的应急响应能力,更加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智慧。只有精细治理、科学运营,才能有效防控疫情,同时确保生产生活的平稳有序。此间,在处理疫情过程中,上海迪士尼乐园烟花舞曲伴随核酸检测的人性化与高效率,为中国社会各界广泛称道。
李佩钰表示,一座城市,是否具有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既能让城市居民生活的安心、舒心,又能让外地投资旅游的客商放心、暖心,在于城市管理者是否能够精细治理和科学运营。
在谈及美好生活与城市之间的关系时,李佩钰特别指出,城市的高质量发展,落实在美好生活的方方面面。营商环境的优化,城市产业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住房问题的改善,都需要城市管理者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
“城市主政者要深入思考人才、产业与城市建设的关系,探索城市建设与治理的现代化路径,全面提升城市品质与形象,让人民共享更高品质的城市生活;企业更应主动找准新定位,在主动求变中聚焦新技术、新业态,提高创新力、竞争力,承担新的社会责任。”李佩钰说。
她还专门谈到了新闻媒体在提升城市营商环境和公共治理水平过程中的角色和作用。
“近年来,我们不断聚资源、聚圈层,就是希望搭建一个政商产学研的平台,逐步完善成为一个高端的企业发展和产业服务的平台,助力企业家、地方政府找到更多的发展机遇。我们搭建起这个平台,就是希望大家为城市发展、城市运营共谋良策,贡献你们的智慧,提出你们的真知灼见。”她说。
城市环境和营商环境只是硬币的一面,在美好生活的图景中,家庭财富的保值、增值,合理而科学的资产配置也是重要的因素所在。
尤其是在后新冠肺炎疫情时代,多个国家的政府出于复苏经济、保持增长的目的,实现了长期的货币宽松,在这一环境下,财富以及资产配置,就成为了每个家庭不能绕过的命题。
因此,在第十九届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中,专门举办了“2021卓越竞争力金融峰会”,并围绕财富管理为主题,在机构、企业、个人之间搭建沟通桥梁,建立充分交流观点、流畅表达意见的声场,意在推动中国财富管理水平的整体提高。
李佩钰指出,因为疫情传播迅猛,人流物流现金流全部受阻,各国央行无奈发钱应急,结果导致货币超发。因为货币全球泛滥,所以通胀压力大;因为涨价潮涌,所以财富管理需求日盛。全球的财富管理行业都在悄然变化。
她引用了一组来自中国社科院的数据,来说明中国庞大的财富管理市场需求:根据社科院的数据推算,2021年中国居民财富总量预计超400万亿元。
2020年,中国个人可投资资产总规模已达到241万亿元。她认为,居民财富总量的快速持续增长为金融业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另一组数据,也能证实李佩钰的上述判断,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万亿元,人均达到7万元,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我国人均GDP即将跨入到“高收入国家”的行列。因此,我国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这些都意味着财富管理行业将面临重大发展机遇。
“房地产市场调控为财富管理行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房住不炒’、房地产税等政策导向正在让大量的实物资产转变为金融资产。目前,我国个人金融资产只占个人资产总额的20%,可见大量的金融资产配置需求正在持续释放。”李佩钰说。
在对财富管理市场未来发展趋势的判断中,她特别强调了“信任”的重要意义。
她表示,未来的财富管理行业更需要强调信托责任。所谓信托责任,也就是信任和托付。对财富持有者来说,是“因为信任,所以托付”;对财富管理者来说,就是“受人之托,替人理财”。
“总而言之,未来的财富管理者更需要与财富持有人建立长期的信任合作关系。财富管理行业长期稳健发展可以归结为俩字:信任。”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