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陕西西咸新区秦汉新城进行了广泛的营商环境改革,在持续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等方面持续探索,为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按下了快进键。
站在离企业和群众需求最近的地方,今年以来,秦汉新城破除为官不为的“懒政”现象,主动出击,不断延伸拓展服务内容,“营商环境义务监督员”“营商环境体验官”“营商环境微讲堂”等创新举措不断涌现,在细微之处用有温度有成效的服务,为企业解难纾困。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记者在秦汉新城采访发现,秦汉新城已经树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都为营商环境、时时都有营商环境的理念,如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已经是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党政干部日常工作中思考的问题。
秦汉新城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的系列改革举措,正为改革发展带来越来越强的“化学反应”,有力支撑秦汉新城高质量崛起。
“多测整合”改革迈出新步伐
工程建设项目“多测整合”改革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的部署安排,也是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秦汉新城有序推行建设工程项目“多测整合”改革,出台《秦汉新城工程建设项目“多测整合”改革实施办法》,将工程建设项目在行政审批阶段涉及的测绘地理信息服务,按照“统一标准、高效服务、成果共享、开发市场、依法监管”的思路,整合测绘事项、明确实施范围、实施流程、入库条件和相关监管要求。
秦汉新城积极选取符合《测绘资质分类分级标准》规定的资质等级和作业限额测绘单位,在新区中介服务超市进行注册登记入库,承揽“多测整合”业务。按照“非禁即入”市场准入原则,进一步扩大宣传范围,允许符合条件的测绘单位进入“多测整合”市场承揽业务,目前已有秦汉新城勘察测绘有限公司等28家企业成功入驻,涉及勘察测绘、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水质检测、环境影响评估等多个方面,有效构建起中介服务机构公平竞争平台,进一步方便了辖区企业选择优质高效的中介服务公司,切实为建设单位减负。
秦汉新城设立了工程建设项目“多测整合”服务窗口,建立“多测整合”测绘成果共享机制,优化成果资料提交、利用与共享流程。“多测整合”成果依据工程建设时序分别提交,前期已经提交且没有变化的成果,后续环节不需要再次提交;凡是可以通过工程建设项目并联审批系统获取的成果,不需要重复提交;凡未提交至工程建设项目并联审批系统的“多测整合”成果,相关部门不得采用。
“以前,建设单位往往需要分别委托不同的测绘单位进行重复测量,存在多次委托、多次测量、成果不共享、前后不统一的现象,联合测绘通过测绘服务机构的一体化服务,避免了建设单位多头衔接和重复测绘,同一标的物只测一次,不仅节省了时间,还降低了建设工程成本。”秦汉新城全面推行工程建设项目“多测整合”改革后,同一标的物各项测绘成果只报送一次,有效减少重复测绘和多部门审批,测绘成果由窗口在并联审批系统推送各主管部门审核确认,经确认后的成果才能用于后续的业务办理。联合测绘不仅节约了企业的时间和金钱,更能预防多次重复测绘间的数据打架,通过数据成果共享互认方式,使得工程项目进展更加顺利。
据介绍,自实施以来,已有格林小镇、春城十八里二期等10个项目实现“多测整合”。避免了建设单位多头衔接和重复测绘,进一步提高了项目报建效率,加快了建设项目落地,为企业减轻了负担。
在细微处优化服务水平
有序推行建设工程项目“多测整合”改革,只是秦汉新城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
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秦汉新城进行了广泛的营商环境改革,在持续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等方面持续探索,为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按下了快进键。也是这几年时间里,秦汉新城广大党员干部甘当“店小二”,主动作为,活跃在服务企业和群众的第一线,诸多困扰企业和群众的难题迎刃而解。
经过几年的努力,秦汉新城的营商环境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群众、企业来到秦汉新城政务大厅,办理的事项在哪些窗口一目了然,操作流程简单易懂,工作人员在服务态度热情诚恳的同时,工作效率也大幅提高,“事难办、脸难看”的情况已经绝迹,政务服务工作不断赢得群众和企业的“好口碑”。
今年以来,秦汉新城瞄准市场主体或办事民众的难点、堵点、痛点,不断延伸拓展服务内容,一些便捷、高效、周到、细致的服务举措,为营商环境加上了“优”字标签。
例如,为了发现并改进机制不完善、制度不合理、流程不科学、环节不衔接及监管方面的制度漏洞等问题,秦汉新城组织开展的“营商环境体验官”活动,让工作人员以群众的身份体验办事流程,站在群众的角度来发现实际问题,通过感同身受的体验后,精准识别“痛点”、改革“堵点”、攻克“难点”。
“我们作为工作人员,以前总疑惑群众为什么经常会把表格填错,体验过之后,就能理解群众办事的困惑和难点了。”西咸新区秦汉新城农业农村局审批人员化身“营商环境体验官”,以群众身份体验建筑物更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