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形势报告:老龄化、少子化、不婚化、城市群化、阶层固化
时间:2021-11-08 00:00:00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总人口14.1亿,低速增长,“十四五”时期将负增长,老龄化、少子化、不婚化三大趋势加速到来

2020年中国人口14.1亿,近10年人口低速增长,官方规划和联合国高估了全面二孩政策对生育率提升的影响,进而高估中国人口增长。2020年中国总人口为141178万人,2010-2020年年平均增长率0.53%,较2000-2010年的0.57%下降0.04个百分点,近10年人口低速增长。中国人口从8亿到10亿,花了12年;从10亿到12亿,花了14年;从12亿到14亿,花了24年。2016年《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预估2020年中国人口为14.2亿,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2019》中方案预测2020年中国人口为14.4亿,均高估了全面二孩政策对生育率的影响。

中国人口将在“十四五”时期陷入负增长,2050年左右开始将急剧萎缩,2100年占全球比例将从当前的19%降至7%。相较于维持人口总量不变的世代更替水平2.1,2020年中国总和生育率为1.3,已处较低水平,随着生育堆积效应消失,生育率还将进一步下滑。如果总和生育率依旧为1.3,中国人口将在“十四五”时期陷入负增长。人口见顶之后前25-30年内萎缩速度较慢,但随着1962-1975年高生育率时期出生人口进入生命终点,2050年左右开始,萎缩速度将明显变快。1950年中国人口占全球比例为22%,2020年小幅降至约19%,2100年将大幅降至约7%。

人口数量和质量共同影响国力,随着人口总量萎缩,中国大市场优势将逐渐丧失,综合国力也将受影响。

老龄化加剧,正从人口红利期转入人口负担期

2010-2020年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上升5.4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占比13.5%。老龄化加速到来,速度和规模前所未有。相比美欧日,我们有计划生育政策因素,人口政策经历过从鼓励到计划的大幅转向。2022年将进入占比超过14%的深度老龄化社会,2033年左右进入占比超过20%的超级老龄化社会,之后持续快速上升至2060年的约35%。

1962-1976年的婴儿潮人口加速步入老龄化,退出劳动力市场。我们前面享受了多大的人口红利,后面就要背负多大的老龄化负担,我们正从过去几十年的人口红利期转入人口负担期。未来养老负担、社保支出和政府债务将大幅上升,其严峻程度将会超过绝大多数人的认知。未来医药、养老、医疗等行业都是大赛道。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韩国等亚洲发达国家的老龄化比美欧更严重,日本是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韩国最新的综合生育率已经降至0.8,可能跟美欧移民政策比亚洲更开放有关,但是欧洲的大规模移民涌入带来了社会治安变差、种族冲突、社会撕裂、白人比重大幅下降等新的问题。

老龄化地域差异大,东北、川渝地区老龄化严重。分省看,2020年西藏、新疆、广东、青海、宁夏等5省老龄化率低于10%,西藏仅为5.67%;海南、云南、福建、贵州、江西、广西等13省介于10%-13.5%;河北、湖北、天津、湖南、安徽、山东等13省高于13.5%,其中,辽宁、重庆、四川、上海、江苏、黑龙江、吉林分别高达17.42%、17.08%、16.93%、16.28%、16.2%、15.61%、15.61%。

劳动年龄人口大幅下降,经济潜在增长率下降

2010-2020年15-59岁人口占比下降6.79个百分点。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及规模分别在2010、2013年见顶,人口数量红利消失,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挑战中国世界工厂地位,社会创新创业活力下降,导致中国经济潜在增速下行。2010-2019年中国经济增速从10.6%降至6.1%,即将进入“5时代”(2020年由于疫情,增速2.3%)。

我们正从人口红利期转入人口负担期。人口数量红利是过去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1978年改革开放后,中国依靠庞大且年轻的劳动力以及与之相关的巨大统一市场,快速成长为世界第二经济体。1962-1975年第二轮婴儿潮人口是改革开放40年的建设主力,生产和储蓄多,消费少,导致储蓄率和投资率上升,储蓄超过投资部分产生贸易顺差,同时过剩的流动性和人均收入水平提高推动消费升级,经济潜在增速较高。

如果不作出改变,我们依靠日益严重的老龄化人口结构难以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人口总量的增加、质量和结构的改善推动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经济腾飞,并在二战后成为世界霸主。人口老龄化使得我国社保收支矛盾日益凸显,养老金缺口将日益增加;随着劳动力供给总量持续萎缩,劳动力成本将日益上升,部分制造业已经开始并将继续向东南亚、印度等地迁移。

少子化加剧,新出生人口大幅下降

2020年出生人口1200万,比2019年下降265万,降幅为18%,不少城市披露出生人口较2019年下降10%-30%,未来将继续下降。2010-2020年0-14岁人口占比略微上升1.35个百分点,跟2016年全面放开二胎有关。新中国成立以来,出现三轮婴儿潮,分别为1950-1958年的年均2100万,1962-1975年的年均2628万,1981-1994年的2246万,之后逐渐下滑至2003-2012年的约1600万,其中2012年为1635万。

中国总和生育率从1970年代之前的6左右,降至1990年的2左右,再降至2010年后的1.5左右,再降到2020年的1.3。第四轮婴儿潮原本应在2010年后出现,但因长期严格执行的计划生育而消失。在上述背景下,独生子女政策有所松动,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