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1月4日凌晨2点,美联储将公布最新利率决议;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则将于02:30召开新闻发布会。对于金融市场而言,这个美联储议息夜注定将载入史册——业内已普遍预计美联储将在本月的会议上正式宣布缩减购债计划(Taper)。而随着近来对美联储明年夏季加息的预期不断高涨,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或许也将不得不回应市场对美联储未来紧缩路径的猜测。
由于本次会议不会发布季度经济和利率点阵图预测,今晚美联储释放的所有潜藏信号,投资者只能从货币政策声明和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讲话中寻找。目前来看,市场眼下的悬念将主要集中在以下三方面:
①美联储减码购债的时间和速度细节究竟如何?
②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对当前市场狂热的加息预期如何看?
③随着供应链短缺现象比比皆是美联储又是否还将坚持通胀暂时论?
Taper背后的两个“小悬念”
美联储官员在9月决议时维持利率在接近于零的水平不变,但同时暗示他们即将开始缩减每月1200亿美元的资产购买规模(800亿美元美国国债和400亿美元抵押贷款支持证券)。鲍威尔在当时会议后的新闻发布会上曾告诉记者称,这个过程可能最早在11月开始,到2022年年中左右结束。
而随着此后越来越多的美联储官员和会议纪要,证实了11月会议有望成为官宣Taper最可能的窗口,美联储今晚作出这一决定似乎已经没有任何悬念。在本月最新发布的彭博调查中,几乎所有受访经济学家都预计,美联储本次会议将宣布减码。
不过,官宣Taper虽然已板上钉钉,但围绕这一历史性缩码行动的背后,依然存在着两个小疑问。
首先是美联储究竟是本月官宣Taper后就立马启动缩减,还是留到12月再开始具体行动。在彭博调查中,近三分之二受访者预计本月债券购买步伐就将开始放缓,而其余人则大多预计从12月开始。
根据FOMC上一次会议的纪要,他们在9月会议上曾讨论了在这两个月行动的方案。而考虑到美联储11月决议召开于月初,因此美联储完全能做到“当月宣布当月缩减”。
经济学家AnnaWong撰文称,本次美联储会议几乎肯定会宣布开始缩债,“包括缩债的速度、时机和组成等关键细节。在我们看来,美联储很可能在11月中旬或12月中旬之间启动缩债,但鉴于物价和工资方面的数据高企,我们倾向于认为更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前者。”
第二个疑问则是美联储本轮缩码的速度和步伐。由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此前曾明确表示希望购债计划在2022年年中收官,因此眼下市场人士认为最可能的路径是:美联储将每月减少100亿美元美国国债和50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总计耗时8个月。
当然,目前也有一些人认为,美联储可能会加快减码步伐。在彭博社的调查中,35%的受访者预计减码将在7个月或更短时间内完成,51%的人预计将需要8个月。
在许多人看来,既然美联储Taper的大框架已经确定,上述两个小悬念可能只是细枝末节,但其实并非如此。更快地结束减码将让美联储决策者拥有更早加息的灵活性,因为鲍威尔和其他人已经表示,他们希望在加息前结束减码。如果美联储今晚在退出QE方面的速度比目前市场主流预期的要快,那么就将释放出明确的鹰派信号。而若符合预期,则对市场的冲击可能有限。
INGFinancialMarketsLLC首席国际经济学家JamesKnightley称,“美联储在本周发布减码声明看起来已成定局,但鉴于通胀居高不下,我们担心减码的结束可能比当前被指向的时间更早。”
如何回应加息预期?
在历史上,美联储的Taper只有2013年-2014年QE3退出这一个“案例”。当时美联储在2013年四季度宣布缩减QE后,时隔了整整两年才最终启动加息周期。然而,眼下美联储面临的情况似乎要比当时更为棘手,美联储甚至还没有开始启动Taper,市场就已经坚信其将在明年夏季开始加息了……
隔夜指数掉期(OIS)显示,过去一周市场对美联储明年6月加息的概率一度升至了近90%:
CME美联储观察工具(FedWatch)也显示,当前交易员认为美联储在明年6月份首次加息的概率达到了逾67%;第二次加息则发生在明年9月,概率为51%;第三次加息在2022年12月的几率也超过50%。
鉴于美国通胀依然居高不下,华尔街知名投行高盛的经济学家们上周末也曾预计,美联储在明年7月将首次提高利率,比此前预期整整提前一年,且2022年11月将再次加息,此后将每年加息两次。
这些预期都远超美联储9月利率点阵图时的预估:当时点阵图显示美联储内部预期首次加息将发生在2022年还是2023年的人数仅为五五开。
可以预见,在今晚美联储货币政策会议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JeromePowell)料将在新闻发布会上就市场狂热的加息预期发表看法。投资者也将仔细审视他的言论,以了解对于最近有关通胀和短期利率的市场预期变化,他将作何反应。
在过去的几次美联储议息会议上,鲍威尔曾反复强调,不同于缩码,加息的标准要严苛得多。人们应该将减码和加息区分开来看待,缩减购债的开始时点和步伐都不是未来何时加息的“直接信号”,预计鲍威尔此次仍可能重申这一观点,尤其是在眼下市场加息预期已经和结束QE的时间点“无缝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