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站在十字路口的全球经济
时间:2021-11-02 00:00:00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新冠疫情在过去两年中席卷全球,除了几个太平洋岛国因为地理上相对与世隔绝之外,全球各国无论大小贫富都无一幸免,经济受到重创。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全球经济进入了一个V型反弹,短短4个季度就恢复到疫情前的产出水平,相对于2008年次贷危机全球经济的6个季度,反弹力度空前。在此基础上,企业盈利和资本市场也出现了规模空前的快速反弹。以美国标普500成分公司EPS仅12个月就回到了疫情前水平,相对于2008年次贷危机和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分别花了4年和3年时间,而标普500指数更是仅仅不到6个月就收复失地并创出新高,之后一路上行。

这背后原因主要是三方面:

首先是疫情对经济的外生性冲击区别于以往历次危机的内生性属性,堡垒大都是从内部被攻破的,内生性危机的破坏力和修复的难度远高于外生性冲击;其次,由于疫情快速席卷全球加上危机本身的公共卫生安全属性,全球发达经济和新兴市场国家同步推出刺激政策,过程中货币和财政政策的高度协同,成为全球经济V型反弹背后最重要的推手;最后,金融体系在疫情冲击下具有较高韧性,确保了宏观政策传导机制畅通,避免2008年次贷危机中由于金融体系瘫痪加深经济危机的危局。

当下即将进入疫情后的第三年,虽然疫苗接种率的提升推动全球各国经济重启加速,但市场对全球经济走势的判断开始出现分歧。分歧背后最直接的原因是支撑全球经济V型反弹的三大支柱出现了新的变化。首先,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外生性冲击开始内生化,造成了短期内的通胀和中长期的全球供应链布局变化;其次,由于疫情防控以及政策效应的不同,各国经济复苏出现分化,导致全球宏观政策层面也相应出现分化。在财政刺激力度逐步降低的过程中,部分国家也开始收紧货币政策,其中美联储缩减QE最为引人关注;此外,经过新一轮大规模刺激政策,金融体系又累积了大量风险并加剧了自身的脆弱性,在货币政策趋紧的背景下开始逐渐收缩信用,这将放大货币政策紧缩对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

明年将是全球经济逐步从大规模疫情冲击和刺激政策中回归正常的一年,投资者站在这个时间点需要重新审视全球经济所处的阶段。有分析人士认为,本轮疫情可以被视为2008年之后全球经济经历的又一次危机,危机之后全球经济将进入一个新的周期。但我们更倾向于认为过去的两年只是2008年以来的全球经济“3B”复苏(Bumpy,Brittle,Below-par,曲折、脆弱、低于正常水平)中的一个插曲,之后全球经济将逐步回归疫情前的中长期轨道。伴随着支撑全球经济复苏的三大因素出现逆转,之前被暂时掩盖的长期结构性问题将重新浮出水面。而且我们会发现在疫情冲击下,这些原本就非常严峻的问题进一步恶化,而问题的恶化将进一步加大未来出现全球再次陷入内生性危机和衰退的风险,并导致危机和衰退破坏力更强且时间跨度更长。

当全球经济再次站在十字路口,是延续之前的刺激方式来延缓危机的爆发但最终走向更严重的危机,还是探寻全新且充满未知的出路而创造涅槃重生的机会,是摆在全球政策制定者面前一道艰难的选择题。

刺激政策退出导致经济复苏不确定性上升

虽然疫情依然在全球肆虐,但全球疫苗接种率持续上升,每百人新冠疫苗接种已经从上半年的39人上升到87人。其中美国和中国作为最大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疫苗接种更是遥遥领先全球,分别达到每百人接种155人和123人,朝着初步群体免疫迈进。在此背景下,包括中美在内的全球疫苗接种率较高的主要经济体都在积极推动经济重启,除服务业复苏相对滞后之外,工业生产活动从产能利用率角度看已经基本恢复正常。鉴于疫情后全球又经历了一轮规模空前的刺激政策,需求的快速反弹放大了供给端的问题,从而导致各类原材料和生活日用品价格飞涨。鉴于疫情依然存在反复,供应链问题可能要延续到明年上半年或者甚至跨越全年。而通胀问题也很可能是贯穿明年全年的重要主题。

在疫情逐步得到控制、经济持续复苏、通胀压力高企的背景下,全球央行的货币政策开始集体转向。主导全球流动性,并影响全球实体经济和资产价格的风向标依然是发达经济体的货币政策走向,其中美联储又是决定性因素。美联储预计将在11月初正式宣布启动Taper(缩减量化宽松),按计划将在明年年中左右将目前每个月1200亿美元的资产购买逐步归零。考虑到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上将近4万亿美元的存款机构准备金,以及美国家庭部门也持有超过2万亿美元的超额储蓄,理论上Taper从流动性层面而言并不会对美国经济和股市产生重大负面冲击。但我们不能否认的是,自从2008年美联储打开了量化宽松这个潘多拉魔盒之后,美国经济和股市在心理层面已经患上了严重的流动性依赖症。当美联储尝试关闭流动性水龙头的过程中,美国相对脆弱的经济复苏和已经严重泡沫化的资产价格是否能承受Taper带来的冲击具有很大不确定性。鉴于美国目前的通胀压力越来越被证实并非像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描述的那样是“暂时”的,市场开始担心美联储可能被迫在明年Taper完成之后的4季度提前启动加息进程,而并非此前预计的2023年。鉴于市场对美联储紧缩预期的持续升温,投资者对美国经济增长和风险资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