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世忠:提升上海文化软实力,跑赢"软实力"全球竞争"新赛道"
时间:2021-11-03 00:00:00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当前软实力成为全球城市竞争战略的新赛道。

在10月31日举行的2021年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暨首届城发大会·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论坛上,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方世忠就“全球城市视域下的文化软实力”做主题发言,并提出上述观点。

方世忠认为,上海提出全面提升城市软实力,是在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下出的极具远见的战略先手棋。

文化建设是城市软实力的核心内容,如何提升上海的文化软实力,助力上海跑赢“软实力”全球竞争的“新赛道”,方世忠提出了自己的三方面思考。

本次论坛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城乡建设部、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国人居署指导,上海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上海市委外宣办、中国农工民主党上海市委主办,第一财经、上海世界城市日事务协调中心承办。旨在探索软实力与城市文化历史传承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和世界影响力。

以下为其发言全文。

全面提升城市软实力,是上海市委今年6月提出的最新城市发展战略。应论坛主办方之邀,作为参与城市软实力建设的重要部门,今天我代表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向大会作个主题发言。我发言的题目是《全球城市视域下的文化软实力》,主要是想跟大家分享三个方面的思考:一是全球城市竞争战略的新赛道;二是上海城市软实力建设新路向;三是上海文化助推软实力新思考。

第一个问题,全球城市竞争战略的新赛道。

这是认识今日的上海为什么要强调软实力、提升软实力的前提和基础。软实力理论是上世纪90年代冷战结束、国际竞争进入更高阶段后,由哈佛教授约瑟夫·奈提出的国际关系理论,其实质是研究“领先者如何在更高水平竞争中持续领先”的策略。随着世纪交替、全球化发展,特别是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软实力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座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标识,大国竞争越来越体现为软实力的较量,越来越体现为中心城市软实力的比拼。

纵观全球城市,无不追求扩大城市软实力的国际影响,增强全球叙事能力,引领世界发展潮流。伦敦在上世纪90年代率先提出“文化创意产业”概念,适应后工业时代经济形势,构建了建筑、表演艺术、文物交易等13个核心文创产业体系,一举成为全球当代艺术和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其文创产业对经济社会和带动就业的贡献率均超过10%;纽约是全球演艺中心,形成了百老汇演艺产业集群和圈层,拥有400余家剧场、300余处音乐演出场地,每年演出超过4万场;巴黎致力于打造全球时尚之都,拥有1000余家美术馆和画廊,1000余块电影银幕,1000余家书店,更有号称世界时尚风向标的“巴黎时装周”;东京在动漫产业上,集聚了全球顶尖的创作人才、制作机构,每年都会产出2部以上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动漫电影,更衍生出吸引全球游客开展“动漫圣地巡礼”的旅游项目,形成全球输出的文化影响力。

对标全球城市发展进程,我们有一个重要的规律性认识:软实力是实力之基,是高阶竞争,是领先战略。近年来,上海持续推进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全市经济总量已经迈入全球城市前列。面向未来,面向全球,上海要建设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要更好代表国家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要更好向世界展示中国理念、中国精神、中国道路,必然要更加重视把握软实力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加快转换“新赛道”,充分发挥“软实力”的加速器作用,全面推动软实力与硬实力互动并进、相得益彰。应该说,这是上海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下出的极具远见的战略先手棋。

第二个问题,上海城市软实力建设新路向。

市委《意见》是上海全面提升城市软实力的总体部署和行动指南,内容非常丰富,涵盖领域广泛。今天受时间所限,只能和大家分享三点主要体会。

一是城市精神品格是软实力的内核所在。习近平总书记2007年在上海工作期间精心提练了“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上海城市精神;2018年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又高度概括了“开放、创新、包容”的上海城市品格。我们感到,这次《意见》既解决了城市精神与城市品格的关系,也就是集中体现了“三个统一”即民族精神与城市个性的统一、历史传承与时代进步的统一、内在价值与外在形象的统一,更深刻阐明了精神品格与软实力的关系,那就是精神品格对软实力具有引领性、决定性、基础性作用,是最根本、最重要的软实力。提升城市软实力,需要我们把城市精神品格作为引领全程、贯穿始终的“内核”,大力传承弘扬、深耕厚植,特别要有卓越的追求、澎湃的活力、宽广的胸怀。

二是“五个相结合”是软实力的方法论。在市委全会上,李强书记对提升软实力,从方法论的角度着重强调了“五个相结合”,具体是“坚持放大共性优势与彰显个性特质相结合、坚持对内凝聚人心与对外塑造形象相结合、坚持长期绵绵用力与阶段突破跃升相结合、坚持整体目标导向与人人竞相参与相结合、坚持提升软实力与增强硬实力相结合”。我们感到,“五个相结合”是软实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