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价格维持高位,利润分化格局持续
时间:2021-10-28 00:00:00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事件:

10月2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1-9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绩效数据。1-9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3440.8亿元,同比增长44.7%,比2019年1—8月份增长41.2%,两年平均增长18.8%。9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6.3%。

核心观点:

1-9月工业企业利润保持高增长,累计同比增速44.7%(前值49.5%),两年平均增速18.8%(前值19.5%)。

工业企业利润保持稳定高增长主要由于:一是,从收入端来看,国内疫情基本受控,生产平稳恢复,外需景气保证出口订单,三季度出口同比增速24.4%(前值30.7%)。二,从成本费用端来看,国内企业明显运营效率提升,降本增效显著。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费用同比减少0.39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同比分别增长11.5%,较上月回落0.6%;产成品存货同比增长13.7%,较上月末回落0.5%。

分所有制类型来看,1-9月各类型企业利润增速均出现回调:1-9外资及港澳台资利润同比增长31.7%(前值37.5%);私营企业和股份制企业同比增长分别为30.7%(前值34.4%)和50.5%(前值54.9%);国有企业利润累计同比增长77.9%(前值86.9%)。

9月份行业效益延续分化态势,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受价格上涨驱动,上游原材料工业利润维持较高增速。全球经济持续需求复苏、新冠疫情带来供应约束等产生供需错配,同时国内“碳达峰碳中和”政策、限电限产政策等对上游高能耗企业产生抑制,进而使得供应偏紧局面仍将在年内持续。受益于价格上涨,9月石油煤炭及燃料加工、化学纤维制造、石油和天然气开采、黑色金属矿采选、黑色金属冶炼加工、煤炭开采和洗选及化学原料化学制品增速均超过100%,分别为930.0%(8月2471.2%)、317.9%(8月367.0%)、267.2%(8月265.1%)、145.8%(8月167.8%)、144.8%(8月155.6%)、172.2%(8月145.3%)及126.8%(8月144.7%)。

受上游涨价、基数较高、关键零部件供应短缺等因素影响,中游制造业利润增速受到不同程度的挤压。其中,以计算机通信和电子设备、医药制造等为主要的高新技术制造业增速表现较好,其原因是:

一方面,疫情导致的防疫物资需求和电子产品需求保持相对旺盛,另一方面,高技术制造业对上游涨价原材料的直接依赖度并不高,且有较强的市场议价能力,分别录得38.7%(8月34.8%)和80.6%(8月89.1%);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通用设备制造、专用设备制造、金属制品等行业利润保持较高增速水平,分别录得16.0%(8月24.1%)、17.9%(8月20.6%)、17.8%(8月15.6%)和35.7%(8月42.3%)。而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纺织业、汽车制造等行业相对较弱,增速分别录得-7.0%(8月-4.0%)、-0.6%(8月1.0%)、1.4%(8月2.3%)和1.2%(8月5.5%)。

虽然9月出现了汛情、疫情、限电限产等扰动,但工业企业利润增速保持良好增势,需要关注:第一,预计大宗商品价格年内维持高位。虽然美联储年底或开启购债,货币政策边际收紧,但大宗商品全球供需错配的问题仍然存在,价格下降空间不大。9月PPI较8月所有上升,收录10.7%(8月9.5%),其中采掘工业、原材料工业、加工工业PPI分别为49.8%(8月41.8%)、20.4%(8月18.3%)和8.9%(8月8.0%)。上游原材料工业仍受到涨价驱动,而部分依赖上游原材料的中游工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受到较大成本压力。第二,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增速维持平稳,意味着外需带来的出口订单或成为影响利润增速的重要因素。9月出口交货值累计同比19.4%(8月19.9%)。第三,基数或将拖累增速。2020年四季度我国工业企业利润累计同比增速由负转正,基数上升将拖累增速。

展望10月,国内生产持续平稳恢复,出口先验指标显示外需仍然景气,工业企业利润增速有望维持较高增速。但在大宗商品价格维持高位、基数上行的背景下,预计上中游制造业利润分化局面将持续。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