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保护划定施工图,全面建立惩罚性赔偿制度
时间:2021-10-28 00:00:00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具体规划出炉。

28日,国务院公布日前印发的《“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下称《规划》),对未来五年的知识产权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规划》指出,坚持质量优先、强化保护、开放合作、系统协同,到2025年,知识产权强国建设阶段性目标任务如期完成,知识产权领域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显著提高,知识产权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有效支撑创新驱动发展和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有力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规划》提出知识产权保护迈上新台阶、知识产权运用取得新成效、知识产权服务达到新水平、知识产权国际合作取得新突破四个主要目标,设立“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等八项主要预期性指标。并围绕五大方面部署了重点任务,设立商业秘密保护工程等十五个专项工程。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仲裁与调解中心仲裁员、调解员游闽键对第一财经表示,与定位中长期的《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相比,此次《规划》面向知识产权工作实施的各单位部门出台更具有针对性的工作任务,能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具体措施再加上十几个专栏,既保证了知识产权工作实施的全面性,也突出了“十四五”期间的重点任务。

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律与政策研究院研究员杨勇告诉第一财经,《规划》在操作、实施层面以及工作目标上更清晰明确,对知识产权保护迈上新台阶,明确要求知识产权保护衔接机制更加完善、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有效实施、侵权易发多发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关键核心技术领域高质量知识产权更多涌现等。

加强行政保护,落实惩罚性赔偿

《规划》在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方面,从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政策体系、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加强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加强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加强知识产权源头保护几个方面提出了具体举措。

其中在健全知识产权行政保护机制方面,提出加强中央在知识产权保护的宏观管理、区域协调和涉外事宜统筹等方面事权;建立行政保护技术调查官制度;健全知识产权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制度;健全跨区域、跨部门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协作机制等。

“这次《规划》对于加强行政保护有新的思考。”杨勇说,例如提出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指导制度建设,建立行政保护技术调查官制度,健全跨区域、跨部门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协作机制。而且也提出了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和行政裁决队伍人员配备和能力建设。在他看来,知识产权很多热点争议问题是需要行政保护来解决的,但是现有的行政队伍机制和能力还有不足。因此期待相关更具体的行政保护规定提高保护效能。“我们还需要优化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的体制机制,并加强知识产权队伍的人才建设,确保队伍的专业化效能化。”杨勇称。

除了行政保护方面的内容,《规划》提出,全面建立并实施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加大损害赔偿力度。

2018年以来,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法律修订和政策制定工作已加速推进。

2019年修正的《反不正当竞争法》、2020年修正的《专利法》《著作权法》等知识产权部门法均增加了惩罚性赔偿条款。2020年公布的《民法典》规定了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标志着惩罚性赔偿在知识产权领域实现“全覆盖”。

2019年4月23日公布的《商标法》修改决定中,明确将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由修改前的三倍以下,提高到五倍以下,并将法定赔偿额上限从30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惩罚性赔偿额度达到国际较高水平。

在此基础上,2019年的《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进一步提出,加快《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等的修改完善,大幅提高侵权法定赔偿额上限,加大损害赔偿力度。

就在2021年3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害知识产权民事案件适用惩罚性赔偿的解释》(下称《解释》),自当日起施行。《解释》对知识产权民事案件中惩罚性赔偿的适用范围,故意、情节严重的认定,计算基数、倍数的确定等作出了具体规定。旨在通过明晰裁判标准,指导各级法院准确适用惩罚性赔偿,惩处严重侵害知识产权行为。

段和段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刘春泉认为,中国知识产权法律政策方面已经比较完善,更重要的是如何在实操中更好落实。“具体的法律落到案件中,怎么让人信服企业确实遇到了很大损失,并不容易。”

为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开路

在创新活动中,知识产权起着关键支持作用。高质量发展对知识产权的更高水平创造、更高效益运用提出迫切要求。

此次《规划》基本原则第一条,便是坚持质量优先,加快推动知识产权工作由追求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

《规划》还提出了几个指标,比如到2025年,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3%,版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7.5%,知识产权使用费年进出口总额达到3500亿元,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2件。

不过,在杨勇看来,和欧美国家相比,我国知识产权的质量还有不足。建设知识产权强国,不仅要有数量上的优势,还需在一些关键领域有优势。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