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创新活力 建设知识产权强国
时间:2021-10-26 00:00:00来自:经济参考报字号:T  T

近期,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这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产权工作重要论述为思想内核的一个知识产权中长期规划纲要,就事关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的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问题作出重大部署,为新时代加快推进知识产权现代化、建设知识产权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知识产权提供了科学指南。

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纲要》的“四项工作原则”,围绕“两大目标任务”,抓住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关键领域和核心环节,建设知识产权强国,发挥知识产权的强国作用,以知识产权促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

知识产权强国应是具有强大知识产权实力的国家

就国际比较而言,知识产权实力包括知识产权拥有量、知识产权价值等硬实力和基于硬实力形成的知识产权文化、制度规则以及在国际上拥有的话语权、影响力等软实力。基于此,知识产权强国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知识产权综合能力强、知识产权制度优越、知识产权绩效显著、知识产权环境优良、知识产权国际影响力大等方面。《纲要》坚持统筹兼顾基本原则,对知识产权强国的具体特征从建设要求的角度进行描述。

一是在知识产权综合能力方面,知识产权强国表现在具有激励创新发展的知识产权市场运行机制,具有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高质量创造机制,具有运行高效顺畅、价值充分实现的运用机制,具有规范有序、充满活力的市场化运营机制。

二是在知识产权制度方面,知识产权强国表现在具有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知识产权制度,法律体系门类齐全、结构严密、内外协调,管理体制职责统一、科学规范、服务优良,政策体系公正合理、评估科学,知识产权规则体系响应及时、新兴领域和特定领域保护合理。

三是在知识产权绩效方面,知识产权强国表现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能够支撑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司法保护体制公正高效、管辖科学、权界清晰、系统完备,行政保护体系便捷高效、严格公正、公开透明,协同保护格局统一领导、衔接顺畅、快速高效。

四是在知识产权环境方面,知识产权强国表现在具有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的人文社会环境,具有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公平竞争的知识产权文化理念,知识产权文化传播矩阵内容新颖、形式多样、融合发展,知识产权人才发展环境更加开放、更加积极、更有活力。

五是在知识产权国际影响力方面,知识产权强国表现在深度参与全球知识产权治理,积极参与知识产权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具备多边和双边协调联动的国际合作网络。

知识产权强国应是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知识产权强国

《纲要》中明确,到2035年,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知识产权强国基本建成。

一方面,建设知识产权强国必须突出中国特色。中国特色是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基点,主要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统领下,立足现实国情和发展需要,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的制度、规模等优势,坚持中国特色的价值取向。

过去40多年时间,我们走过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的知识产权发展道路,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知识产权发展道路,构建了符合国际通行规则、具有中国特色的知识产权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但由于知识产权制度是一个舶来品,某些方面还存在水土不服的问题,我们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不断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构建中国特色知识产权制度。同时,还要认识到知识产权国际体系也是一个动态开放的体系,也在不断发展完善之中,要积极参与知识产权国际规则制定,使知识产权国际体系具有更多的中国元素,朝着更加互惠、包容的方向发展,让创新、创造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另一方面,知识产权强国是一个国际比较概念,在世界范围内应当具有客观性、相关性和可比性,即表征知识产权强国的“世界水平”作为衡量标准。以此客观衡量我国在世界上所处的位置,测量和分析我国与世界知识产权强国的差距,判断相对的优势和劣势,选择适合我国的发展路径。

基于此,《纲要》指出,到2025年,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要社会满意度达到并保持较高水平,知识产权市场价值进一步凸显,品牌竞争力大幅提升,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3%,版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7.5%,知识产权使用费年进出口总额达到3500亿元,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2件(上述指标均为预期性指标),等等。这些都是可量化、可比较的。到2035年,要实现知识产权综合竞争力跻身世界前列,知识产权制度系统完备,知识产权促进创新创业蓬勃发展,全社会知识产权文化自觉基本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参与知识产权全球治理的国际合作格局基本形成。

实现知识产权强国才能以知识产权强国

国家的知识产权实力足够强大,知识产权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核心要素的作用才能真正凸显,知识产权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才能真正强起来。《纲要》中对此也有明确的部署。

一是在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制度优势中要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