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三季度,全球经济复苏放缓,发达经济体与发展中经济体出现分化,低收入国家与高收入国家出现断层。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更快、更均衡,三季度经济数据延续了去年二季度以来平稳向好的发展态势,二、三产业和消费投资保持稳定,外贸外资、就业形势大好,财政收支结构改善,但也出现了部分企业债务等局部事件,因此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前三季度经济增长9.8%,为完成全年经济增长目标奠定了基础。
三季度中国经济实现均衡增长
第三季度,全球经济复苏放缓,发达经济体与发展中经济体出现分化,低收入国家与高收入国家出现断层。各国普遍面临财政不足、供应链短缺、通胀等困难。更重要的问题是,尽管新冠肺炎疫情在不同地区反复暴发,但受限于各国卫生条件、疫苗接种程度、财政实力等差异,发展中国家的复苏之路更加艰难。
相比全球经济增长的放缓和不平衡,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更快、更均衡。
第一,前三季度延续恢复态势。前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82313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8%,两年平均增长5.2%。其中,三季度同比增长4.9%,两年平均增长4.9%。这反映出三季度经济数据延续了去年二季度以来平稳向好的发展态势,基本趋势保持稳定。
前三季度,我国经济结构优化、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一方面,我国工业增长好于服务业,但近期服务业也较快增长,产业结构优化。今年上半年,第三产业恢复程度一直弱于第二产业,经济拉动主要靠的是第二产业。第三季度服务业增长加快,第三产业的同比增速和两年平均增速都高于第二产业。9月份单月数据也显示服务业增长加快,9月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2%,比上月加快0.4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5.3%,加快0.9个百分点。另一方面,我国创新能力以及技术含量较高的产业表现较好。2021年9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最新发布的《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GII)报告》显示,中国全球创新指数榜单排名第12位,较上一年前进了2位。前三季度,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1%,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3%;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8.7%。从这些数据不难看出,中国长远发展动能正持续增强。值得关注的是,中央企业经营效益大幅提升。前三季度,中央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6.2万亿元,同比增长23.9%,比2019年同期增长18.3%;累计实现净利润15129.6亿元,同比增长65.6%,比2019年同期增长43.2%;累计上交税费1.9万亿元,同比增长21.1%,比2019年同期增长7.2%,超七成中央企业上缴税费实现了两位数增长。
第二,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提高。消费“压舱石”作用显著,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4.8%,比上半年提高了3.1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6%,低于3%左右的预期目标。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7%。
尽管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提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有所提升,但是增速仍然较低。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8057亿元,同比增长16.4%,两年平均增长3.9%。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833亿元,同比增长4.4%,比上月加快1.9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3.8%,加快2.3个百分点。9月消费提速,主要是随着散发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以及中秋国庆双节对消费产生拉动效应,消费增速向均值修复。但前三季度3.9%和9月份4.4%的消费增速,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与国内大循环的建设要求仍有差距。面向未来,仍需充分发挥国内超大市场优势,尤其是近期公布的几个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扩大消费任重道远。
第三,投资增速趋缓。投资增速延续回落,基建投资成为主要拖累。按两年平均,1—9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3.8%,比1—8月回落0.2个百分点,自今年1—6月同比增速见顶4.4%以来持续回落。按当月同比看,两年平均,9月份仅增长2.18%,是今年3月以来最低增速。今年1—9月,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比去年同期增长1.5%,两年平均仅为0.85%,远不及固定资产投资3.8%的增速。与此同时,制造业投资增速加快。今年1—9月相比于上半年,制造业投资增速比上半年上升1个百分点至3.6%。
第四,外贸外资形势持续向好,结构优化。尽管国际环境不利因素较多,前三季度中国外贸进出口表现仍好于预期。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外贸进出口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外贸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22.7%,已连续5个季度实现正增长。我国仍是全球最佳投资目的地之一。1—9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8595.1亿元,同比增长19.6%。而且,引资结构持续优化。前三季度,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853.2亿元,同比增长22.5%;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增长29.1%,其中高技术服务业增长33.4%,高技术制造业增长15.2%。
我国稳健向好的经济基本面、完善的产业链供应链支撑、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等,是吸引外资的有利因素。疫后世界将进入“有限全球化”阶段,从客观上倒逼“中国制造”转型升级,向产业链中的高附加值环节发展。中国工厂正在填补国际市场上因疫情带来的巨大供需缺口,帮助稳定全球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