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内蒙古部分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工程建设等方面,“画饼”问题突出。一旦企业完成投资或项目建设,有关地方政府许下的承诺,就被以各种理由拖延兑现或不兑现,甚至有些合同内容被法院认定为重大的违法行政行为。对此,内蒙古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今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纪委监委通报了多起损害营商环境的典型案例。并表示,对类似问题,今后将“发现一起,通报一起”。
政企合同中竟存违法承诺
近年来,内蒙古部分地方政府为了吸引民营企业投资,往往在政企合同中大包大揽地承诺:税费能减免、手续能便利、资源能配套……然而,由于一些核心承诺不予兑现,合同约定沦为吸引投资的“诱饵”。
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简称新左旗)投资的民营企业——义龙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义龙公司),就接连遭遇此类情况,上亿元投资换来一纸无效约定。
新左旗地处内蒙古东北部,这里冬季极度寒冷。为进一步解决供热问题,2011年6月22日,新左旗与义龙公司签订了《阿木古郎镇集中供热项目建设协议书》(以下简称协议书),约定由义龙公司负责投资建设供热公司。
供热属公共事业领域,投入大、回报低,甚至可能导致亏损。为让企业相信这个项目能够正常有效运转,地方政府开始“画饼”。
在协议书中约定了补偿方案:新左旗政府负责为义龙公司办理无偿配置位于阿木古郎镇南五一牧场处的1亿吨煤田,以作为对乙方供热投资运营亏损的补偿,并承诺负责办理相关手续。
同时,还约定了新建工程入网管线建设的内容,即义龙公司负责建设连接主管线和换热站的支管线;入户管线由义龙公司作出预算,开发商审核、付款,义龙公司施工。
这些看似美好的约定,背后隐藏着巨大风险。
义龙公司董事长赵忠义介绍,该项目仅一期就投入1.7亿元,从2012年10月开始供暖。
建成初期,当地集中供热面积和质量大幅提升,一度赢得社会好评。新左旗政府提供的数据表明,为解决供热运行资金问题,从2013年到2018年,共向供热公司支付供热运行借款、公建取暖费、供暖补贴等1.9亿余元,但并未介绍各项费用具体数额。
对此,赵忠义说,借款迟早要还,取暖费本就应该交,至于供暖补贴,“我也不知道到底给我补了多少”。
最关键的问题在于,协议书的核心约定,即配置煤田事项,一直没有兑现。为此,义龙公司认为政府“耍”了他们,加之后来新左旗委政府领导班子换届,一系列矛盾愈演愈烈,以至双方“争抢”管网。义龙公司称,大量小区未经允许和专业施工,强行接入其供暖主管网;新左旗政府称,当地需要新入网的小区均反映义龙公司入网费昂贵,且其不具备投资建设管网能力,考虑涉及重大民生问题,故按规定通过招投标选择施工企业。
争抢的结果导致部分地区寒冬时节供热不达标。2018年10月下旬,我国冬季最冷区域之一的呼伦贝尔市已开始全面供暖,而新左旗政府所在地阿木古郎镇因政企“打架”,义龙公司直到11月下旬,还有两台锅炉在检修,导致镇区80万平方米小区供热不达标,部分小区车库和走廊暖气管冻裂,供热管网低温运行,许多百姓经受了“雪上加霜”般的严寒,在家里都得穿厚厚的棉衣。
最终义龙公司把新左旗政府告上法院,要求兑现配置煤田的承诺;新左旗政府则以请求返还相关费用,也让义龙公司站上了被告席。
双方你来我往,忙坏了法院和一众媒体。义龙公司这个当年被招商引资来的“金凤凰”,为何在新左旗一下变成了无人疼爱的“落毛鸡”?为何政企合同无法兑现甚至政企矛盾持续升级?《经济参考报》记者联系了新左旗政府主要负责人及各有关部门,据他们介绍,问题的根源,出在当年签订的协议书中。
新左旗政府提供的书面答复称,在协议签订前,旗政府多次申请为义龙公司配置煤田,但呼伦贝尔市国土、经信等部门明确回复,给供热企业配置煤炭资源不符合政策。
2020年4月,义龙公司就有关诉求向呼伦贝尔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时,在庭审答辩中,新左旗政府也直接以“旗县级人民政府根本无权配置涉案煤田资源”等为由,提出配置煤田的协议内容为无效约定。
法院一审审理认为,新左旗政府擅自作出“无偿为义龙公司配置1亿吨煤田”的其不能履行的约定,属重大且明显违法的行政行为,判决新左旗政府作出该约定的行为系违法行为,驳回义龙公司要求新左旗政府履行上述约定等一系列诉讼请求。
面对现实,在新左旗供热项目投入巨资、耗时数年的赵忠义哭笑不得:“没想到,当初吸引我投资的约定都是违反规定和无效的。”
最终新左旗政府与义龙公司约定由国有公司收购该供热项目。目前,回购工作正在进行中。
回想在新左旗投资的这个项目带来的系列困扰,赵忠义摇着头说:“以后这个地方招商引资,就是说得再天花乱坠,我也不敢信了。”
部分地方履约惯用“拖字诀”
今年3月下旬,一场大规模沙尘天气刚过,内蒙古西部地区又恢复了往日蓝天白云的模样。当时,眼看天气日渐转暖,阿拉善左旗贺兰山煤炭矿区生态综合整治河道、剥挖坑治理EPC(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