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企业利润增速放缓,本轮限电潮影响几何
时间:2021-09-28 00:00:00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近日,新一轮限电潮在多地上演。20多个省份因出现电力硬缺口启动有序用电,部分地区甚至拉闸限电,直接影响民生。

大规模限电如何影响经济?多位专家对第一财经分析,限电直接影响到工业生产,对消费和投资也有一定影响,不可避免地拉低经济增长。供给减少会进一步推高工业产成品价格,中下游企业利润承压。

国家统计局2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0.1%,此前7月份增速为16.4%。利润继续向上游行业集中,中下游盈利加快走弱。

专家表示,限电措施对经济的影响程度,取决于限电时间的长短和限电范围。拉闸限电等措施不会常态化,其对宏观经济带来的波动不必过于高估。

上游涨价挤压中下游企业利润

受到散发疫情和汛情冲击及同期基数较高影响,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高位放缓。利润继续向上游行业集中,中下游盈利加快走弱。

国家统计局2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0.1%,此前7月份增速为16.4%。从1-8月份累计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49.5%,两年平均增长19.5%。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高级统计师朱虹表示,需要关注的是,局部地区仍有散发疫情,大宗商品价格总体高位运行、国际物流成本较高、芯片短缺等问题仍在推高企业成本,企业利润持续稳定恢复面临较多挑战。

分行业来看,利润继续向上游行业集中,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成为助推企业利润高速增长的主要因素。分行业来看,8月份采矿业、原材料制造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84倍、39.6%,均明显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

其中,受大宗商品价格总体高位运行推动,煤炭行业利润同比增长2.41倍,增速较上月加快30.0个百分点;油气开采行业利润同比增长2.57倍;有色、化工行业利润分别增长98.9%、66.5%。

相比之下,受原材料、人工等成本上升和国内需求端走弱拖累,1-8月份中游装备制造业两年平均增速较1~7月降低2.2个百分点,连续6个月回落,较年内高点降幅已超过40个百分点。且具体从细分行业看,8月份基本上全部中游装备制造业利润增速均有所放缓。

下游行业中,8月份消费品制造业利润两年平均增速为14.4%,较7月份回落3.2个百分点。其中,受益于新冠疫苗需求持续旺盛,医药制造业利润两年平均增速提高至42.5%,同期受海外进口需求回暖带动,纺织、服装、皮革等行业利润也有所抬升,但食品等民生类消费品制造业利润回落较多,为主要拖累项。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郑后成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目前国际油价已经突破前期阻力位,大概率带动化工系大宗商品价格上行,预计短期内有色金属与黑色金属价格大幅下行概率较低。国家将加大保供稳价的力度,以及对民营小微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

关于接下来工业利润走势,财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表示,预计未来工业利润增速或持续温和放缓。一是中下游企业成本压力加大,加上下半年工业生产、房地产投资放缓压力加大,将共同导致利润增速边际放缓。二是本轮全球经济复苏周期被拉长,加上大宗商品供给恢复偏慢,预计下半年PPI大概率维持高位继续对利润形成一定支撑,工业利润下降速度或仍偏温和。

多省份启动限电限产

国家电网28日召开保障供电紧急电视电话会议指出,全面启动保供电应急机制,坚决守住大电网安全生命线,加大电网跨区跨省资源调配力度,全力守住民生用电底线。严格落实各项保电措施,严谨细致做好保电工作。

9月中旬以来,江苏、广东、云南、浙江等20多个省份相继启动有序用电,多地工业企业被要求错峰用电。在东北地区,受限电影响的范围甚至超出了工商业电力用户,有城市主干道红绿灯停电引发拥堵、电梯停运、停电导致停水,波及城市正常运行。

关于限电的原因,有的地区称是因能耗“双控”政策而启动限电限产,有的称是由于种种原因电力供需出现缺口。能耗双控,指的是中央政府设定“单位GDP能耗”和“能源消费总量”两项约束性指标,对地方政府开展考核,要求其在规定时间内必须完成。

“侠客岛”微信公号文章指出,能耗强度约束制度已实施10多年,“能耗双控”执行近6年,不存在临时加码。但今年上半年多地能耗不降反升,9省区能耗强度、消费总量均被国家发改委给出一级预警。平时不作为,临近考核搞层层加码、玩命突击;平时高喊“绿色发展”口号,实际工作中却一再追逐短期效益,这暴露出一些地方对新发展理念的认识偏差,对绿色低碳转型的谋划不积极。

煤价大涨、电煤紧张,电力供应不足,是多地回应限电原因时共同提及的重要因素。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对第一财经表示,今年电力供应紧张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因为电力需求增长过快,二是受到能耗双控政策和电煤价格上涨的影响,发电厂面临巨大压力,导致供应不足。以前全年用电量增长幅度大概是6%,今年可能要到12%。提高可再生能源的装机量和增强电力调配能力都需要时间,所以用电高峰时期应付不过来。

在全面供暖季即将到来之际,煤炭价格仍在攀高。动力煤期现货价格已突破千元大关,创历史新高,焦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