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经开区专精特新企业图谱: 北京广州青岛经开区位居前三,大连沈阳经开区跻身前十
时间:2021-09-25 00:00:00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T  T

全国20强经开区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培育发展上孰强孰弱?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为各地竞逐焦点。

截至目前,工信部已先后公示了3批476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同时,我国未来5年要培育形成百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十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千家以上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从这一意义来看,专精特新企业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衡量创新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也将是我国加快构建创新驱动型现代产业体系的关键。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产业创新发展的“主阵地”,也是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主要孕育地和栖息地。它们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培育发展上孰强孰弱?依托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带动,它们在哪些产业“赛道”上快速奔跑?

21世纪经济研究院聚焦2020年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结果前20的经开区,对它们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产业方向和主要政策举措进行深入梳理分析,力图发现其中亮点与规律。

从20个经开区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排名看,北京经开区位居榜首、广州开发区次之,二者构成第一梯队,领先优势显著;从区域分布看,北方的经开区表现强势,占据榜单前10中的7席;中西部地区的经开区虽然基本处于第三梯队,但正呈现出加速追赶之势,未来潜力可期。

北京广州青岛经开区居前三

20个经开区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最多的是北京经开区,一共有38家,这一表现优于其在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排名中第4位的成绩。

根据工信部公布的3批476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北京全市共有264家企业入选,位居全国城市首位。具体到北京市各区,北京经开区的上榜企业总数排名第二,占北京全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13%。

盛产背后是北京经开区对创新型企业的体系化、精准化培育。今年5月,北京经开区启动“雁阵企业”5年倍增计划,目标是到2025年底金种子、展翼、瞪羚、专精特新、隐形冠军、独角兽企业总数较2020年底翻一番,形成具有经开区特色的创新雁阵体系,并为此将配套数据遴选、管家式服务等举措。

广州开发区则拥有3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位居排行榜第二,与其综合发展水平排名一致。目前,广州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已超过200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和进出口总额分别位列全国经开区第二位和第三位。

广州开发区已逐步崛起为粤港澳大湾区实体经济“主战场”和科技创新“主引擎”,强大的制造业基础为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提供了肥沃土壤。2020年广州开发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8000亿元,连续三年位居全国工业百强区前三。

值得关注的是,20个经开区中,仅北京经开区和广州开发区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超过30家,构成了榜单中的第一梯队。

此外,青岛经开区为22家、烟台经开区为18家、大连经开区为15家、西安经开区为15家、天津经开区为13家、沈阳经开区(中德经开区)为11家、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为11家、苏州工业园区为10家,构成第二梯队。

榜单中排名前10的经开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均超过10家。

从现有结果看,一个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的高低,与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多少并非完全正相关。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自2016年商务部开展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以来连续五年“摘冠”,但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排行中,苏州工业园区仅在中游水平。

相反,综合发展水平相对靠后的大连经开区、沈阳经开区、成都经开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却“逆袭”。大连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排名全国第20位、沈阳经开区第19位、成都经开区第18位,但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上,大连经开区却排名第5,沈阳经开区和成都经开区均进入前10。

东北多个经开区表现抢眼

出乎意料的是,虽然在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中南方经开区占据优势,但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上,却出现少有的“北强南弱”现象。

21世纪经济研究院梳理发现,若从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排名看,位于北方的经开区占据了7席,南方的经开区仅占3席,但从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10强名单看,北方的经开区占4席,南方的经开区占6席。

也就是说,两个榜单出现了“倒挂”。21世纪经济研究院认为,一方面,这与北方的经开区拥有强大的工业基础密切相关,数据显示,天津经开区2020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5000亿元、北京经开区达到4371亿元,烟台经开区、青岛经开区均超过了2000亿元;另一方面,近年来,北方的经开区创新型中小企业加快集聚发展的态势,也充分反映出其营商环境的有效改善。

根据21世纪经济研究院此前发布的《2020年全国经开区营商环境指数报告》,榜单的前15名中,北方经开区身影增多,大连经开区、西安经开区和青岛经开区进入前10名。这也与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排名互为印证。

21世纪经济研究院认为,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培育发展,对地方营商环境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在强化产业基础支撑力的同时,加快提升营商环境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