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和日本大选近期将相继举行。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两国经济艰难复苏,未来两国各自的经济政策走向备受全球市场关注,相关产业重点和刺激方向均显现调整迹象。
德国选情依旧胶着
距9月26日德国联邦议院选举仅剩几天时间,三位候选人在19日举行的选前最后一次电视辩论中,讨论了包括社会公平、气候保护、疫情应对以及数字化等方面的议题。
社民党总理候选人奥拉夫·肖尔茨、绿党候选人安娜莱娜·贝尔伯克、联盟党候选人阿明·拉舍特在整场辩论中围绕最低工资、应对气候变化和大选后可能的组阁方案等议题进行了“交锋”。在涉及社会公平的数个议题上,肖尔茨与贝尔伯克二人的立场趋同,与拉舍特则针锋相对。拉舍特是三人中唯一反对要求雇主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的候选人。
当天的电视直播辩论被认为是大选前,三名候选人最后一次抬高自身人气的机会。23日还将举行由本届德国联邦议院内各政党总理候选人共同参与的一场辩论。
根据民调机构Forsa在直播结束后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42%的观众认为肖尔茨是这场辩论的赢家,27%的人觉得拉舍特表现更好,25%的人倾向于贝尔伯克。这一排序与最近一次德国全国范围的民调趋势相吻合。由INSA进行的民调显示,社民党支持率继续领先,为26%,联盟党支持率为21%,绿党支持率为15%。
调查显示,距离大选日不到一周时间,还有16%的选民尚未表态支持哪个政党。
德国近两年来经历多场危机,肖尔茨作为联邦政府副总理兼财政部长,某种意义上扮演了“救火队员”的角色。欧洲疫情之下,肖尔茨参与制定了欧盟7500亿欧元的恢复基金方案,为德国拟订了1300亿欧元的经济刺激方案,将失业率控制在低位。今年7月中旬德国中部发生洪灾后,肖尔茨在短时间内向政府提交援助方案,涉及4亿欧元援助款。这些举措均收获不少选民支持。
一些德国媒体还捕捉到肖尔茨的语言风格和肢体动作,包括他经常使用默克尔的“菱形手势”,即双手指尖相触放在身体前方。有分析称,肖尔茨意图打造“默克尔2.0”的形象,以获得不少希望“保持现状”选民的支持。
相较肖尔茨,拉舍特和贝尔伯克则表现欠佳。前者7月在考察洪灾现场时不顾场合放声谈笑,后者在选战伊始就卷入学历造假、著书抄袭等风波。竞争对手的这些表现更是让肖尔茨显得“靠谱”。
目前在德国联邦议院拥有席位的政党分别是联盟党、社民党、德国选择党、自由民主党(自民党)、左翼党和绿党。按照选举规则,在联邦议院选举中得票率最高的政党拥有优先组阁权。社民党支持率蹿升使选后组阁有了更多可能的组合方式。
此前联盟党民调结果占优时,联盟党、绿党与自民党最有可能形成执政联盟,三党支持率相加过半。这三个政党的代表色分别为黑、绿、黄,正是牙买加国旗的三色,因此这三个政党被称为“牙买加组合”。
而按照当下民调结果,社民党可能掌握组阁主导权。社民党、绿党、自民党支持率相加超过半数,代表色分别为红、绿、黄,被称为“红绿灯组合”。另外,社民党、左翼党、绿党支持率相加也接近半数,按代表色又称为“红红绿组合”。
距离联邦议院选举仅剩三周,当前选战呈现胶着状态。德国民调专家斯特凡·格鲁内瓦尔德评价,德国选民从未如此犹豫。他说,社民党目前的民调表现能否最终体现在选票上还难说,因为选民信任肖尔茨,却不信任社民党模糊的政策主张。
未来政策方向隐现
尽管选情扑朔迷离,而且德国当前正面临28年以来最高的通胀率,但候选人们对社会公共财政支出有序扩张、对数字经济的支持、对基建投资等方面都有积极表态,预计可能成为下届德国政府的政策着力点。
三位候选人之间数次辩论表明:作为欧洲最大的经济体,德国在数字化和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拖延使其变得脆弱。
默克尔所在的老牌政党,以拉舍特为总理候选人,主张温和、务实的中间路线,支持财政保守主义。同属执政联盟的社民党,派出了副总理兼财政部长肖尔茨“迎战”,主张“有序财政”,支持增加社保支出。不同于拉舍特、肖尔茨等资深政客,来自绿党的贝尔伯克算是政坛新人,主张激进环保政策以及大规模增加绿色经济相关的财政支出。
舆论普遍认为,如果绿党成为联邦议院最大党进而主导德国新政府,贝尔伯克将成为继默克尔之后又一位德国女总理。不过,届时德国政府的政策特别是气候和外交政策将会有变化。
绿党极其重视气候政策。贝尔伯克主张在2030年淘汰煤电,这比当前德国政府2038年淘汰煤电的目标激进很多。绿党如进入执政联盟,肯定会大力推动德国以及欧盟更积极地应对气候变化。在对外政策上,联盟党主导的德国政府通常会在经济利益和价值观之间寻求平衡,而绿党一直更看重意识形态和价值观。虽然贝尔伯克属于绿党中的务实派,但她在对外政策上的态度也与现任政府有明显区别。比如,绿党对俄罗斯多有批评。即将竣工的俄德“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项目得到了两国政府的坚定支持,但贝尔伯克和许多绿党人士都对此持反对态度,这会给德国的对俄政策带来更多不确定性。
但观察人士对绿党主导新政府的前景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