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由《中国经营报》和中经未来联合主办的“2021中国企业社会责任高峰论坛”开幕。围绕“全球视野责任共担”的主题,会议以“企业社会责任”为内容坐而论道。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党委书记高培勇在主题演讲环节表示,共同富裕表面上是国家治理层面的问题,但没有发展就谈不上富裕,因此,共同富裕首先要建立在发展的基础上,而发展显然是企业的主题。在中国步入新发展阶段后,企业所需履行的社会责任也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如果跟不上历史进程,就会落后甚至被抛弃。
在传统认知中,一谈到企业或企业家,人们会觉得竞争和逐利是两个重要的考量指标。但在今天,除了竞争和逐利的特点,企业还拥有了更多的社会责任,这意味着,我们传统认知中的企业已经演化为现代企业。
高培勇在演讲中指出,前些年他在企业担任独立董事的时候,那时候所说的企业社会责任更多是一些公益项目。但今天,当谈到共同富裕、“双碳”战略、高质量发展等一系列内容时,企业社会责任已经变成一个事关全局的问题。
“一个基本事实是,随着我们步入新发展阶段,企业被赋予的社会责任越来越大,这从企业社会责任的清单内容就可以看出,这与以前我们所理解的企业社会责任有很大变化。”高培勇说。
对于新发展阶段的特点,高培勇总结为“三新”,分别是新起点、新目标和新环境。新起点体现在我们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建成了小康社会。新目标则是要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高质量发展作为下一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而“双碳”战略是其中要实现的一个目标。新环境是说企业和企业家未来所面对的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的全新环境。
高培勇认为,站在新历史阶段,“三新”的很多内容也与企业相关。比如说共同富裕,表面上是国家治理层面的问题,但实际上,共同富裕可以分割为“共同”和“富裕”两个词来看,首先是富裕,富裕主要靠发展,没有发展就谈不上富裕,没有发展,就变成共同贫穷,所以共同富裕是建立在发展的基础上,而发展显然会落到企业的主题上。
在“共同富裕”背景下,企业担负的社会责任不断提升,这成为进入新发展阶段不可逆转的一个基本态势。
在高培勇看来,不论“双碳”战略,还是高质量发展,这些目标的实现主要依托于企业和市场主体,特别是受疫情影响后,我们对企业责任和抵御风险挑战之间的关系也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事实表明,在风险挑战来临之际,首当其冲的是企业和市场主体。在此基础上,今天的中国很多宏观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都放在了企业和市场主体身上,而诸多政策安排也更多从企业视角出发,聚焦于企业发展,这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
高培勇表示,进入新发展阶段的中国,随着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和作用的变化,它们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度,与此同时它们也被赋予更多的社会责任。目前看,企业所需履行的社会责任也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因此,对于今天的中国企业和中国企业家而言,除了要在未来30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担负起并履行好更大、更重要的社会责任外,还应跟上历史进程,对此有明确的预期和充分的思想准备,只有这样才不会落后甚至被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