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开伟: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金融机构该如何布局?
时间:2021-09-18 00:00:00来自:新浪财经字号:T  T

9月16日,在广州第17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和首届中小企业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作书面致辞时指出:中小企业是国家财富的重要创造者,是提供就业的主渠道,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是造就大企业的蓄水池。强调各部门各地方要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解决中小企业面临的各种困难,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刘副总理再次强调支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表明了中央高层对中小企业发展的高度重视,也再次显现了中小企业在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当然,之前中央政府也在各种不同会议上多次强调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并为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出台了大量优惠财税金融政策,使我国中小企业的一些实际困难比如融资贵、融资难、税赋重等问题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解决,对中小企业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但刘副总理此时再次强调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当前我国中小企业确实还面临着不少问题,有些问题也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这对中小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带来了较大的拖累。目前来看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行政审批事项仍然较多,政策透明度不够,企业时常陷入无所适从境地;各类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快,中小企业面临较大的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压力;融资难融资贵是一大金融顽疾一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等等。

今天刘副总理强调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作为金融机构应充当重要角色,承担重要使命;且金融机构在信贷服务、上市融资、创新金融服务工具等方面都可以大有作为,在金融服务方面的拓展空间还相当之大。所以,作为金融机构应责无旁贷,深知肩上使命,认真学习领会刘副总理的讲话精神,吃透吃准讲话精髓,努力布局好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棋局,力争做出特色、做出成效,做出影响力。

从当前现实看,金融机构应在五方面做好具体布局:

指导思想上要树立健康金融服务意识,消除金融服务歧视行为,做到一碗水端平。作为金融机构应端正支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指导思想,正确认识到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社会作用,既要看到支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经济意义,更要看到支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社会政治意义。指导思想是一切行动的指南,金融机构只有树立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健康金融服务意识,把支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置于整个国家经济发展战略高度,才能坚定自身金融服务理想与信念,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上积极主动,毫不动摇,尤其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中遇到一些实际困难就会迎难而上,不退缩、不回避,根据实际情况和不断变化的客观经济环境,适时调整好自身金融发展战略定位,使自身经营发展方向与金融服务能力始终与中小企业发展相适应,形成与中小企业患难与共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急中小企业之所急、想中小企业之所想,始终把自己与中小企业放在平等的地位上,通过建立各种信息交流平台,加强与中小企业的沟通交流,增强银企信息联络的透明度,使中小企业随时了解金融政策,也使金融机构随时掌握中央政府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精神,形成良性互动局面。同时,把支持中小企业与支持大企业放在同等重要位置,纠正重视大企业而忽视中小企业的片面金融服务倾向,在金融服务政策、金融服务方式、金融服务产品等方面做到一碗水端平,让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在信贷服务、上市融资等方面公平均等地享受金融优惠政策的阳光雨露。

行为上要构建健康金融服务方式,消除金融支持偏向行为,做到政策利益均沾。作为金融机构除了在思想上形成支持中小企业的健康金融服务意识之外,在金融服务行为上也要积极构建健康向上的金融服务方式,就是在支持中小企业信贷服务和上市融资上不能出现偏向,反对把过多机会留给大企业,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融资与上市融资等利益诉求不放在心上的做法;或者支持中小企业喊在嘴上,雷声大雨点小,就是没有落实在具体运行上,阳奉阴违,大搞形式主义,将中央政府有关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悬在空中。或者即便支持中小企业,也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人为设置高门槛,将大量可以支持的中小企业挡在信贷服务与上市融资的需求大门之外,人为加大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局,使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成为始终难以逾越的鸿沟。过去正是因为金融机构存在金融服务偏向,才使得中央政府出台的若干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优惠政策措施难以落地,既加剧了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矛盾,也使中小企业陷入更加经营困难的尴尬局面。由此,下一步,按照刘副总理的要求,金融机构在支持大企业与支持中小企业上平均用力,尽量让所有企业都能均等地享受金融优惠政策,在信贷服务、上市融资、发行债券等方面都能对中小企业实现无障碍的全方位开放。

产品创新上要形成健康开发意识,消除顾此失彼行为,做到金融服务全面普惠。搞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除了金融服务指导思想、金融服务政策、金融服务方式等摆正位置之外,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在金融服务产品创新上也要有健康的开发意识。就是说金融机构在创新金融服务产品上不能只重视大企业的金融服务工具,也应重视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工具。过去中小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