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以来PMI新出口订单持续走弱,但与之相对的却是出口保持韧性,并在部分月份表现强劲。究其原因,主要是:1)PMI分项为环比指标,衡量出口表现则通常使用同比指标,因此二者相关性不高;2)PMI新出口订单仅反映出口数量,而实际的出口金额除了受到供需影响外还存在汇率等其他影响因素,其变化也更为复杂;3)PMI调查样本的行业权重与出口结构的权重存在偏差。因此,短期内PMI新出口订单预测出口增速失效,该指标的回落并不意味着下半年出口走弱,预计年内出口仍将保持韧性。PMI新出口订单与出口同比增速的背离并非个例。
历史上来看,PMI新出口订单与出口同比增速之间的分歧时有发生,PMI新出口订单也并非出口的领先指标。以2011年Q4、2013年Q1以及2018年Q2-Q3三个阶段较为典型,期间PMI回落至荣枯线以下,但同期的出口同比增速仍然保持较高水平。此外,整体来看很少出现PMI新出口订单领先于出口表现的情况,其对于出口的领先指示意义并不强。今年二季度以来(5月-8月)二者走势再次背离,PMI新出口订单持续走弱难以解释出口的韧性十足。因此并不能单纯地从PMI这一指标预测当期的出口增速。
如何理解PMI新出口订单与实际出口表现的分歧?
原因一:PMI新出口订单为环比指标,而出口表现通常用同比增速反映,二者的相关性仅为0.472;
原因二:数量与金额的增速偏差。采购经理调查以问卷的形式收集基础数据,且问题多采用定性描述,使得PMI指数反映出口数量,而实际的出口金额除了受到供需影响外还存在汇率等其他影响因素;
原因三:PMI调查样本的行业权重与出口结构的权重存在偏差。从PMI调查的行业权重来看,多个行业的权重较为接近,而出口结构中,机电产品占比高达44%。例如纺织行业在全行业的权重较低,但其产品在当年我国出口结构中排名第二(11%),PMI调查的行业权重和对应产品的出口权重严重不符;原因四:PMI问卷报送时间以及指数的季调等因素影响。
总结:
综上所述,PMI新出口订单与出口同比增速的背离主要受到环比与同比指标差异、数量与金额增速偏差、调查行业权重与出口结构偏差以及其他潜在因素影响。从公布的8月经济数据来看,社零消费大幅降至年内新低,地产持续向下,基建边际回升,制造业反弹。在散点疫情冲击的压力下,出口在8月数据中可谓独领风骚,这也是带动制造业回暖的主要原因。出口的超预期一方面由于此前7、8月份经济数据数据不断确认市场对经济的担忧,另一方面PMI新出口订单指数连续5个月滑落也降低了市场预期。
当前,市场对于债市的预期差逐渐收敛,央行维持平稳流动性的格局下,降息预期基本以被浇灭。市场仍对降准有一定预期但也很难有超预期的降准。与此同时,经济偏弱的形势也急需财政和宽信用政策发力,在宽信用的预期不断升温下,2.8%或是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比较明确的底部,预计利率短期低位震荡,随着后期宽信用的信号进一步被验证,利率或将面临一定的上行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