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前海已累计面向港企出让土地19宗,面积39.55公顷,占新供应经营性土地出让面积的约40%。前海目前累计注册港资企业1.15万家,实际利用港资达226亿美元。
截至目前,前海已累计面向港企出让土地19宗,面积39.55公顷,占新供应经营性土地出让面积的约40%。
《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以下简称《前海方案》)9月6日正式公布。随后,广东省政府和深圳市政府分别在10日和13日召开发布会,介绍各自层面的贯彻落实举措。
“《前海方案》为很多行业带来了新机遇,包括金融、科技、传统的经贸以及现代服务业等。前海扩容之后,不仅在地域扩容,宽度跟深度都有很大的变化,希望香港能够把握机遇重新聚焦经济发展。”全国政协常委、香港新华集团主席蔡冠深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时表示。
为深度对接香港所需,前海提出面向香港企业出让不少于三分之一的土地。截至目前,前海已累计面向港企出让土地19宗,面积39.55公顷,占新供应经营性土地出让面积的约40%。前海目前累计注册港资企业1.15万家,实际利用港资达226亿美元。
同时,前海已经聚集了大量的香港专业服务人才。目前,香港的税务师、注册建筑师等20多类人才可在前海便利化执业。前海企业共吸引了3652名香港籍人才,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累计孵化创业团队524家,其中香港团队245家。前海已经成为内地与香港关联度最高、合作最紧密的区域之一。
蔡冠深表示,前海扩容后可以帮助缓解土地供应短缺对香港带来的各项制约,发展经济,解决民生问题。同时,结合香港在高端服务业的优势,相关行业可以进入前海、辐射大湾区,获得更大发展舞台。此外,前海将为香港青年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创造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
香港聚焦经济民生发展
《21世纪》:国务院最新公布《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你怎么看方案的主要亮点?
蔡冠深:这次的方案公布大家感觉非常地高兴。前海原来是一个比较小的区域,现在扩大了七倍,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机遇。首先,土地的空间对香港来讲是非常稀缺的资源,前海扩大了七倍,功能扩大了很多。深港合作一直以来都是希望支持香港落实好“一国两制”,把香港的民生经济都搞好,在这个方案之后,希望香港能够把握机遇重新聚焦经济发展。方案对很多行业带来了新机遇,包括金融、科技、传统的经贸以及现代服务业。
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我们非常希望中央继续支持香港打造离岸人民币的中心。大家都知道香港一直以来都是国际的经贸中心,怎么能够加强香港的国际贸易平台跟前海的对接?专业服务涉及到规则衔接的问题,香港的专业人士最关注的就是资格的认可。这些很多以前不能做的事,现在都已经放宽了,这个方案给香港专业人士很大的商机。前海扩容之后,不仅在地域,宽度跟深度都有很大的变化,所以对香港来讲,无论是金融业,还是经贸、专业服务业、科技行业,以及青年都有很多的机遇。
《21世纪》:前海的面积扩大7倍,总面积由14.92平方公里扩展至120.56平方公里,这对于解决香港发展的深层次矛盾有何帮助?
蔡冠深:这个帮助很大,以前前海太小,发展空间有限,扩容之后,对香港经济的发展,以及民生社会都会有更大的帮助。从香港过去前海半个小时就到了,所以我觉得前海可以考虑多为我们香港年轻人考虑一些,把房屋、就业、生活的问题等等都考虑在内。如果全方位考虑的话,可以解决一部分香港深层次的问题,对很多香港年轻人、对香港中小企业都很有帮助。我们很希望前海不能盯着500强企业,希望给我们年轻人、中小企业更多机会,帮助香港解决深层次的问题。
《21世纪》:前海合作区成立11周年以来成绩斐然,目前已有超过1.15万家港企落户前海。扩区后的前海合作区是改革创新实验平台,是开放枢纽,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家联盟主席,目前联盟旗下的企业在前海有哪些布局?
蔡冠深:其实我们也孵化了不少的成功的企业,人工智能的、教育的等等都有。我们还要推动更多的香港初创企业过去,要把他们孵化成独角兽,希望他们能到香港来上市,这些成功的案例,告诉内地的青年企业家,告诉香港的青年人,如果你奋斗,以后你的企业可以变成独角兽。前海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去做这个事。
我们在整个大湾区很多城市都有投资,最近我们集中在三个地方投资:南沙、横琴、前海,特别在广州南沙我们有很多投资。我是联盟的主席,跟着我们投资的企业家也很多。前海由于扩容了我们的投资机会会更多,这个前景非常好。
《21世纪》:《前海方案》提出,“一国两制”框架下先行先试,推进与港澳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你怎么看未来前海的制度创新空间?
蔡冠深:我觉得前海这个方案里面最重要一点,就是规则衔接和机制的创新。粤港澳大湾区的基础设施搞得很好,市场非常庞大,大家都感兴趣,“一国两制”是我们的优点。但是,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很多时候不能畅通,我们怎么能够做到无缝对接?
第一,比较重要的是资格互认。以前我们香港人过去内地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