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战略专家前海共话全球秩序"大变局" 郑永年:对中国外部环境的系统性评估迫在眉睫
时间:2021-09-14 00:00:00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T  T

当前备受热议的环境、气候、能源、新冠疫情、互联网安全等问题不只是中国面临的挑战,也是全球所有国家的挑战,因此,我们要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来理解和评估中国外部环境的变化。

今年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二十周年。在中国积极拥抱全球化的这二十年里,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正在加速演化。变化中的国际环境给迈向高质量发展的中国带来了哪些挑战或机遇?中国将如何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2021年9月11日-12日,“百川论坛——中国外部环境的变化与评估2021研讨会”在深圳前海举行。研讨会由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暨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主办,邀请全国各地数十位知名学者和各领域专家,共同探讨和评估当前国际环境的重大变化,为中国制定相应的战略和政策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院长、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郑永年教授在开幕致辞中指出,近年来,国际政治风云变幻,西方主导的国际自由经济秩序面临各种挑战,全球化的方向也开始发生变化;而一些国家经济上的结构性问题又引发了政治危机,使得民粹主义正在冲击西方传统的政治秩序;同时新冠疫情给世界带来巨大的困境,使变局加速演变。在这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世界大国,如何了解并看清世界的变化,做正确的、精准的、具有预见性的外交决策,从而对中国的外部环境做一个全面而系统的评估,就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

为此,研讨会围绕失序中的国际秩序、变动中的大国关系、中国与东亚、中国与南亚与中东、中国与全球治理、地缘经济、国家安全与危机管控、法律与规则八大主题展开圆桌对话,从不同视角、不同领域探讨中国外部环境变化的特征、影响及相应的“中国方案”。

最后,郑永年教授在总结时感慨,当前备受热议的环境、气候、能源、新冠疫情、互联网安全等问题不只是中国面临的挑战,也是全球所有国家的挑战,因此,我们要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来理解和评估中国外部环境的变化。

加速演变的世界格局:国际秩序走向何方?

从9·11事件到全球金融危机、欧债危机,再到英国脱欧,回溯世界迈入新世纪的二十年,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吴心伯认为,冷战后的国际秩序曾同时受到两股力量的推动——单极化和全球化。因此,后冷战时代具有三个特征:一是曾经由美国主导的“单极时刻”;二是包容性,冷战结束以后,中国、俄罗斯等国家也通过全球化参与到国际秩序之中;三是合作性,全球化需要国家之间在经济上合作,促进经济增长,同时全球治理也需要国家之间合作。然而,吴心伯强调,包容性与合作性正面临美国当前主导的排他性和对抗性国际秩序的挑战。

因此,对比二十年前和今天,多位专家不约而同地谈到“冷战后形成的秩序已经成为过去时了”。

一方面,国际力量对比正在变化。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达巍指出,目前中美和中美之外第三方国家的力量差距在拉大,而中国在其中从全球化竞争的受益者,正转变为大国竞争中的受力者,未来国家间力量变化将是影响秩序走向的重要因素。

其中,在国际经济体系方面,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国际政治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勇认为,2008年金融危机后,G20替代G7成为全球经济最主要的治理平台,但近年由于大国竞争加剧,G20机制所发挥的作用也正面临挑战。

另一方面,2020年以来,疫情进一步加速了后冷战时代国际秩序的“失序”。根据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执行院长朱锋的研究,新冠疫情对现有国际秩序的冲击不亚于冷战的结束,国际经济发展将在未来二三十年发生重大变化。这场疫情提醒人类这可能是未来气候灾变的一次预演,因此去年至今,世界各主要经济体都纷纷地宣布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表,减排将成为主导世界经济结构性发展的一个最基本力量,绿色经济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以及对各国经济基本结构和布局的影响,“才刚刚开始”。此外,朱锋认为疫情还冲击着全球治理机制和价值,带来新的“动荡带”“饥饿带”,并且对大国关系造成影响。

对于中国外部环境的种种巨变,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杨洁勉在主题演讲中建议,想要看清世界局势,首先要立足现实,认识到世界格局具有自身的规律性和阶段性,循序渐进是常态,跨越发展是例外。如果希望对未来描绘一个大致的轮廓,首要就是解决现实问题和建构新型国际关系,并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结合起来,因为历史的传承和时代的创新是并存的,更是相互补充和相互促进的。

变化世界中的中国:能否在“失序”中创造机遇?

入世20年,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第一大实物消费市场和第一贸易大国,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都稳居世界前列。一个快速发展的中国对于世界意味着什么?中国又将如何应对复杂的外部形势变化?多位与会专家强调中国应在全球治理中积极承担责任、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张锋从深度多元主义的视角展望,未来的大国关系将在没有超级大国的国际政治格局里展开,超级大国从实力和影响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