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发展全球资产管理中心最具优势
时间:2021-09-11 00:00:00来自:上海证券报字号:T  T

中国资产管理规模之庞大,在全球屈指可数。展望未来,众多的机遇都将在上海全球资产管理中心聚集。

中国金融机构要加快制订转型方案,并推动业务的全面转型,对业务结构、机构和人员进行重新布局,回归核心业务和资产管理等领域,要把资产管理的重点由“量”的增长转向“质”的提升,对标国际最高标准,依靠创新驱动,实现提质增效。

力争到2025年,上海基本建成资产管理领域要素集聚度高、国际化水平强、生态体系较为完备的综合性、开放型的资产管理中心,打造成为亚洲资产管理的重要枢纽,迈入全球资产管理中心城市前列。

在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基础上,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将迈向更高发展水平,明确把打造“全球资产管理中心”作为“十四五”的重要目标之一,持续提高全球资源配置能力。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广大居民越来越多地从国家经济发展中直接受益。上海全球资产管理中心的发展面对许多机遇。在金融市场繁荣、监管改革深化、社会财富聚集、人口结构变迁、科技金融兴起、全球化浪潮等金融创新的强大驱动下,资产管理业务已成为中国金融市场的新亮点。中国资产管理规模之庞大,在全球屈指可数。展望未来,众多的机遇都将在上海全球资产管理中心聚集。

汇聚众多发展机遇

第一,经济调整创造新需求。上海全球资产管理中心要服务实体经济。实体经济是本源,是金融持续繁荣的根基和依托。当前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势头良好,实体经济领域的新主体、新业态、新动力加快孕育:碳达峰及碳中和将涉及上百万亿元投资,体制深化改革将激活数十万亿元国有资产;上海背靠长三角腹地,为上海资产管理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科创板建设推动科技、资本和实体经济高水平循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将探索人民币离岸交易及跨境投融资,开展离岸证券、基金交易。这些投融资机遇联接了中国资产管理的供需两端,既可为资金流入提供了蓄水池,又可将社会财富转化为有效投资。2020年上海地区资产管理资金规模36.89万亿元,占全国比重为30.75%;资产管理机构4948家,占全国比重为19.43%;上海金融市场交易额超过2274万亿元。上海已成为发展全球资产管理中心最具优势之地。

第二,资产管理迈入新时期。当前中国的金融市场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持续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日臻成熟,资产管理热潮方兴未艾。截至2020年底,中国个人金融资产已达205万亿元,创下历史新高,每年增速约10%,预计未来仍将维持10%的增速,2025年这一数字有望达到332万亿元。中国个人财富的资产配置逐步多元化,存款、信托和银行理财占比下滑,基金、股票和保险占比持续提升。根据麦肯锡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国居民非储蓄/现金的资产配置占比已经从2015年的48%提升至2020年的51%。其中,股票和基金的资产占比从2015年的15%提升至2020年的18%,预计2025年将进一步提高至21%。《2021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高净值人群数量达到262万人,年均复合增长率由2016年至2018年的12%,升至2018年至2020年的15%;人均持有可投资资产约3209万元,共持有可投资资产84万亿元。预计到今年底,高净值人群持有的可投资资产规模将达约96万亿元。此外,大型企业集团越来越多地依赖债券、股票等直接融资工具,中外合资的理财公司方兴未艾。这些数字充分说明,中国资产管理已经迈入黄金发展期,巨额的财富积累催生市场繁荣,多样化的理财需求呼唤更多的市场创新。

第三,风险偏好出现差异化。中国资产管理的发展过程,伴随着综合化、全球化、跨市场的发展历程,利率、汇率、信用、市场等各类风险逐步增多,加之刚兑的时代已经过去,无风险收益率在持续下降。这些变化使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产生了差异,投资行为发生了分化,更加冷静地关注资产组合的安全性、收益性与流动性之间的平衡,对增值、保值、避险、传承、公益等方面的诉求更趋多样化,单纯的风险规避已经无法满足中国资产管理市场的需要。同时,从创造财富的第一代到传承财富的第二代,投资者对管理资产的方式也从亲力亲为转向了委托代理,这对资产管理的多样化、专业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满足不同客户需求的普及型、定制型、差异化的资产管理将蕴含巨大的创新和发展空间。资产管理机构要在风险管理创新方面投入更高的关注度和创造力,更多地采取主动型的风险管理理念,在结构优化、质量优良、效率提升、责任明确的基础上,实现中国资产管理行业的持续、稳健发展。

第四,服务模式呈现科技化。随着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高新科技渗透到资产管理和理财投资等领域,使金融业整体呈现高度智能化的趋势。2020年,智能投顾管理的资产规模占财富管理总资产规模的比例超过10%。预计到2022年,全球智能投顾管理的资产规模将达到1.4万亿美元。其中,中国的智能投顾管理资产总额将超6600亿美元,用户数量将超过1亿。当前,处在向大众普及阶段的智能投顾,正在金融交易、理财顾问等领域替代人工,为投资者提供财富管理的咨询顾问、量化投资等服务;通过推行标准化、全线上、可交易、自助服务为主的资产管理产品,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